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9回 涨薪各揣心腹事 探亲尽在不言中 (第1/2页)
山依枯槁容,何处见年终。风雪军城外,蒹葭古寺中。孤村谁认磬,极浦夜鸣鸿。坐忆匡庐隐,泉声滴半空。这首《岁暮江寺住》成为了本回故事的开篇。本首诗的作者就是有着唐代第一诗僧之称的齐己,齐己俗家姓胡名得生。7岁时父母早亡,流落江湖,成为了一个寺院的放牛郎。后因天赋异禀被剃度出家,经过多年苦修,解惑顿悟,精研奥义,从而声名大振,成为一代大德高僧。之所以选择了这首诗开篇,是因为深深钦佩这位深具慧根而又苦苦修行大师的年终感言。我们这部故事马上就会迎来第一个春节,2002年的农历新年。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在外漂泊了大半年的我,心里真的是不尽的感慨。刚刚入职国企,就进了企业最核心部门的我,刚刚经历了职代会的洗礼后,又将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考验。每一年就像一个循环,它如同树木的年轮周而复始,形状相似却没有交集。随着年轮的不断扩大,一个弱不禁风的小树苗终将长成参天大树,任凭风吹雨打,但至死不会低下高贵的头!随着职业年轮一圈一圈的增长,我越来越发现那份纯洁的坚持和对信念的守望给我带来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而那些国企的蛀虫们,最惧怕的就是过年。过年对他们来说至少是两道关,过不去的“年关”和守不住的“廉关”...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回书正说到刚刚开完了经理办公会定下来的给大学生涨工资的事宜,人事处郎老师才刚刚要行红头文件,还没有发。陶阳这家伙就已经知道的非常详细,屁颠屁颠的来找我请他吃饭了。我真的对这种事情特别的反感,开会的人不就那么几个人吗?除了经理、副经理、办公室主任、人事处处长还有发文件的郎老师,哪里还有什么别人看到文件呢?也许陶阳刚刚拦住郎老师,死气白咧的非得要看?这也有可能!不过,这事儿可不是传了一天两天了,自从钱总有动意的那一天,下面就已经谣言四起了。咱话说我看着眼前的陶阳,您说这小子一根筋,没事儿就欺负我这个新来的,现在还来找我请客。现在我不逗逗他,套他点实话,是不是有点对不起他呢?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我笑着对陶阳说:“陶哥,你说的是真的吗?”陶阳见我还是不相信他,他把眼睛一瞪骂道:“去你哥的吧,我尼玛骗你干嘛?我刚才在小车班就听说这事儿了,现在全厂都在议论,都炸了锅了!”我一听陶阳果然又是从下面听到的消息,冷冷的对陶阳说:“那你说我们涨工资大家有什么看法吗?”“看法啊?介还真尼玛不好说。”陶阳若有所思的的说道。我学着陶阳的话继续问:“介尼玛有嘛不好说的?实话实说呗!”陶阳左右看看压低了声音说:“你还尼玛说呢,大家意见倍儿大!别的不说,你这涨完了工资,比咱们主任赚的还多呢,你知道嘛!比底下工人就多的更多了,以后你们大学生干活儿不好干了。”陶阳说的是实话,这666厂的工资低是有传统的。这次钱总为了能给企业多留住人才,给一部分大学生涨工资,绝对是下了很大决心的,也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我们且不论钱总以及当时领导们的这次决定是对是错,但我想绝对是出于公心,决策者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公平永远是相对的,不可能是绝对的,一碗水也永远端不平,这是但凡当过领导或是在企业里面真正干过事儿的人的普遍共识。一碗水端的绝对水平毫无波澜,那是绝对P过的照片儿。作为领导你能端住一碗水,左右调整,偶有倾斜,而不洒出一滴就可以说就是管理者中的绝顶高手了!可国企蛀虫们呢?他们把职工工资当成了自己筹码和资源,职工工资的高与低和与自己关系的远与近,亲与疏画上了等号,全然打破了管理规律,毁掉了公平正义,丧失道德良心! 我一边听着陶阳的话,一边思考着我今后要面临的问题。我现在不知不觉间就成为了这个办公室里工资第二高的人,第一高的是同为大学生的严雷,谭主任只能排第三。看来我要是不请客,还瞪着眼睛和陶阳装傻,恐怕得罪的就不是陶阳一个人了。因此,我拍了陶阳的肩膀一下说:“陶哥,还是你够意思,什么消息都告诉我。我能不请你吗?别说你了,咱们办公室的同事那都得请啊!”说到请大家的时候,我还故意拉高声调。哪料想,倒霉的严雷正好从外面回来,一耳朵就听到了我说的话。严雷是个性情中人,喜欢喝酒,喜欢热闹。他一听我要请大家,他高兴的说:“关儿!你要请谁啊?必须得有我吧?”还没等我说话,陶阳站了起来,冲着严雷说:“去你哥的吧,请客也得你最先请啊!”严雷眼睛一瞪,虎着脸说:“我靠!凭嘛呢?”“就凭你是这个部门挣钱最多的人!”陶阳毫不犹豫的说到。严雷看了看谭主任,有点蒙,这小眼神儿的言外之意就是:“我是最高的人?”谭主任这时有点听不下去了,板着脸说:“你们有点正事儿吧,不好好工作,讨论哪门子工资呢?再说了陶阳,你看见文件了吗?”陶阳这边还站在那趾高气扬的指着严雷让他请客呢,被谭主任几句给造没电了。要说真的是,无巧不成书。这时,郎老师拿着一沓红头文件进来了,嘴里还说着:“文件来了,陶阳快来盖章。”正处于尴尬之中的陶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