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下,_第十六章 桃之夭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桃之夭夭 (第4/6页)

的僧人能修练,正本副本都放在大雄宝殿让方丈亲自收藏。至于洗髓经,你知道的,怒王起义时,寺内遭逢战火,洗髓经的副本就此遗失,正本虽在,多年来被虫蛀蚁咬,上面文字缺漏甚多,若要强练,肯定走火入魔,放在神通藏密储,仅供瞻仰罢了。”

    他兜了半天圈子,始终没说到正题,就是想着哪里不对劲。到了此处,不得不说,于是问道:“师父,你觉得明不详这人……怎样?”

    “怎么又提起他来?”觉如上上下下打量了净,说道:“还问师父觉得他怎样?该不会……你想干嘛?要为师允你婚事,你也先还俗找个正经姑娘吧。”

    了净哭笑不得,说道:“师父,我是认真问的。”

    觉如道:“我也是认真的,没曾想,你竟也被俗僧带坏了,搞这阴不阴阳不阳的玩意,当真让师父痛心、痛心。”

    “还不是跟师父学的。”了净摊手道:“你刚才叫我转身,想动我屁股呢。”

    师徒两人哈哈大笑。

    觉如道:“认真说起来,明不详倒是个人才,别说觉明觉见两位住持,现在连觉观首座也对他赞誉有加。外表俊美,像个玉人儿似的,谦虚聪慧,勤奋努力,过目不忘,到现在还念着师父了心的旧情,住在正业堂旧居。奇怪,我怎么就收不到这么好的徒弟。”

    觉如刚说到过目不忘时,了净心中突了一下。明不详房中并无纸张,那是因为他过目不忘,无须笔记,既然如此,为何准备笔砚,就专为记录他自己的罪行?难道他自己会忘记?既然不会忘记,又何必记载?

    他转过身去,背对着觉如拿出昨晚的笔记,此时白昼明亮,上面字迹清楚,了净详细辨认,觉得字迹眼熟,仔细一看,这不是自己的字迹?明不详模仿了自己的字迹写了这本书,要是自己傻傻地送上去,那就坐实自己陷害忠良的罪名,而且是最笨的那种陷害。

    觉如见他转过身去,问道:“你在干嘛?”

    了净忙说道:“没事。”随即将笔记收起。

    “古古怪怪。”觉如说道:“你也该跟他学学,别仗恃聪明,只是懒惰。”

    了净苦笑道:“是,师父,弟子马上改。”

    觉如问道:“怎么改?”

    了净苦着脸道:“您现在写封手喻,弟子立马去学袈裟伏魔功。”

    觉如哈哈大笑。

    ※※※

    四月初五,佛诞前三日,本松在佛骨舍利前的法会上又见到了那个人的身影。

    不知是缘分还是怎地,一如既往的,她排在本松的队伍前,本松甚觉宽慰。

    等待了一年,就为了这几天的相会,只这几天的见面,便足安慰一年的相思。

    此刻她还在队伍的中间,本松只是等待,一如既往。

    明不详在法会场中,为居士解答疑难,指引道路。

    眼看只差了几个人次,了无走了过来,在本松耳朵边低声说道:“觉寂住持要喝茶,没茶叶了,你去禅风茶楼买点。”

    本松忙道:“可我正在为香客祝祷祈福呢。”

    了无在他耳朵边骂道:“去你的,会有人替你工作,快去,别啰唆!”

    本松原想推拒,见了无凶恶模样,无奈对着香客行了一个礼,说道:“贫僧有事待办,且等等。”说罢,本松便快步离去,距离那人还有十余个位置。

    本松走得甚急,心里甚至有些惶恐害怕。明不详转过头去,见原本本松的位置换了一个僧人为香客祈福。

    本松内心焦急,但此刻的佛都人潮汹涌,他是僧人,任意奔跑有失大雅,且引人注意,只能快步前行。来到普风茶楼,但见高朋满座,人头攒动,他忙上前排队,足等了半个时辰,这才轮到他买茶。他带了茶叶,虽知定然不及,依然快步赶回法会,先将茶叶交给了无,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为香客祈福。

    “今年终究错过了。”他心想:“也罢,到了今晚,她应该还住在普风客栈吧?”他收敛心神,专心为后来的香客祈福。

    一个时辰后,他在队伍中央,再次见到那熟悉的身影。她仍在队伍当中,依序前进。

    “怎会?”本松讶异,“也许他跟自己一样,有事先离开,只得重排队伍。”本松心想,掩盖不住内心的欣喜,不由得露出笑来,正好目光与明不详对到。

    明不详回以礼貌的笑,如桃树绽放,温暖煦人。

    ※※※

    明不详已经知道自己怀疑他了。

    了净心想,昨晚他回到房中,说不定也发现了自己,只是犹豫要不要动手。

    这妖孽在正见堂帮觉见住持审阅公文,见过自己笔迹,想不到竟能模仿得如此惟妙惟肖,简直无所不能了。

    到了这地步,也无须遮掩了。此人年方十五,就已如此险恶,若是留在少林寺,当真祸患无穷。只是要如何铲除这妖孽,却是困难。

    了净看着手上的袈裟伏魔功秘笈。

    这得练多少日子……

    若是现在动手,他只有十五岁,自己比他大了足足一轮,照理说,功力肯定比他精深。不过,这妖孽不合常理。

    他想起他的七师兄。

    七师兄的天分佳,一直是师兄弟中功夫最好的,据说师父本想把他当作闭门弟子的。当然,师父对每个徒弟都这样说过。

    他入门前三年,功夫与七师兄差距越来越大,过了三年,差距便开始缩小,再过三年,便不分上下。此后,七师兄就再也追不上他了。

    自己真应该认真点学武,了净懊悔。

    自己与明不详的天分差距之大,只怕还在七师兄跟自己的差距之上。

    再过几年,只怕没人制止得了他。

    在寺内要动手不易,一旦武斗,必有人来制止,就算得手了,只怕也难逃一死。他尽量不要走到这个境地,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能杀了明不详,还能保住注记僧的位置,一切云淡风轻。

    当然,这有点难。

    最好的时机,还是落在佛诞日,明不详不在寺中,佛都兵荒马乱的日子。

    最好是在佛诞结束前。

    他打开袈裟伏魔功秘笈。

    三招,先练三招。就用这三招去对付明不详,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是否能降妖伏魔,交由天意。

    他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叹道:“以前还以为你顶管用的,现在才知道,你有多笨。”

    ※※※

    她终于再次来到本松面前,低头行礼,让本松为她祈福。

    本松念了句阿弥陀佛,为她祝祷,一如既往,异常虔诚。

    明不详走了过来,少妇抬起头,见到明不详,愣了一下,明不详微微一笑,双手合十行礼。

    少妇还了一礼,转身离去。

    “可怜的妇人。”明不详低声道。本松却听到了,回过头问:“怎么了?”

    “她丈夫打她。”明不详脸上无限惋惜。

    本松心中一突,骂道:“别胡说,她看起来很正常。”

    明不详道:“伤口在背部。应该是个世家弟子,要遮丑,只打在背部胸口,不伤筋骨,举止无异。”

    本松问道:“你怎知道?”

    明不详道:“她低头时,从背后领口看进去,可以见到淤血。”

    本松道:“说不定是摔伤的。”

    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