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0.推行短发 (第1/1页)
“什么?新兵需要剪成短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能轻易剪掉?”被拉到cao场上剪发,新兵张二虎不满道。 地盘稳定下来后,姜明开始在军中推行理发制度,号召将士定期理发,这时便遇到了传统思想的抵制。汉族在元朝之前,还没有彻底沦陷过,有自己的装扮理念,特别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束发之后决不轻易理发,否则就是不孝。 古代男子从15岁开始束发为髻,成童;20岁成年行冠礼,在发髻上加四方巾;28岁开始蓄须,是男子成熟的象征。在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想说服百姓剪发非常困难,跟赶他们上刑场差不多。 听到新兵的抱怨,抽掉过来训练新兵的班长钱震怒道:“你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剪发,难道你们的身份比督军还尊贵?比革命军的各级军官还好命?没看到督军、各级军官都是短发么?” 姜明来自后世,当然受不了一头长发,特别是在海南热带气候中,出汗量大,打理长发相当麻烦,因此他一直定理剪发。整个革命军,只有王行道束发,毕竟是士族出身,不会轻易改变装束理念,但他也不反对姜明在军中推行短发,其他各级军官在姜明的影响下,早就开始理了短发。 张二虎看到班长也是一头短发,知道军官们都以身作则,口气软下来,只是有些担心地问道:“我是担心理成短发,会被别人说成不孝。” 其实这也是古代理发最大的障碍,发式装束跟孝道紧密挂钩,因为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各朝都强调“以孝治天下”,通过儒家“礼仪纲常”对百姓们洗脑,维护皇权统治。要想让百姓理发,必须将发式从孝道中解放出来,关于这点,姜明早有准备。 如何说服士兵,钱震已经在思想课上学过相关的理论,因此耐心道:“孝道也分大孝和小孝,侍奉父母是为小孝,尽心侍奉君王则是大孝,现在督军以身作则、表率在前,各位理短发、表忠心,这就是大孝,谁敢指手画脚?” “谢谢班长解惑,我再考虑考虑。” 目前,姜明只在军中推行短发,还不是强制性要求,士兵也可以不剪,但军官原则性要求必须短发。 钱震点头示意,对在场士兵道:“你们可以去问老兵,理成短发后,全身清爽多了,不用每天花时间打理头发,训练的时候也不担心发髻松散,他们现在都不愿再束发了。” 现在革命军的2000多老兵全是短发,老兵们对姜明惟命是从,既然督军都理了短发,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剪短发呢?而且从效果看,短发清爽很多,就算现在让他们去束发,他们也不会愿意。 在军中推行短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姜明也不喜欢强迫新兵,好政策、好制度在合理的推广和宣传下,总是会慢慢被接受。 。。。。。。 督军府后院,姜明端坐在一条长凳上,李婧柔则拿着一把剪刀,帮他修剪头发。五代时期的剪刀已经接近后世的形状,是支轴形,说明唐末时期,剪刀制造工艺已经完善。而李婧柔手中的剪刀则是参照后世的理发剪样式,姜明让兵工厂特制的,上面还镀有一层锌,防止剪刀生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