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神马孟起_第二百五十四章 孙坚的野望与窘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四章 孙坚的野望与窘境 (第2/2页)

方来。

    如今的荆南四郡,甚至经常出现山越和五溪蛮出兵攻打汉人,击杀汉民的现象。自然,这也就导致了荆南四郡在大汉其他地方尤其是中原之地的名声并不怎么好。

    许多文臣谋士本身就是体弱多病,或者至少也是相对于武将而言,身体素质和战斗经验没有那么强悍的人,自然不会无故寻烦恼,专门跑到荆南四郡这样的地方去生存和生活,或者是隐居。

    尽管若是有了专门的家丁护院和保镖,除非运气太差,否则的话也不可能在荆南四郡遭受横祸。

    毕竟,就算有兵凶,天下各地也只是数量的差别而已。

    纵使荆南四郡的兵凶多一些,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到处都发生汉人和五溪蛮、山越相互攻杀的情况,也不可能每一次发生的时候都撞到你的头上。

    但是,人们对于自身安全的恐惧,会在潜意识中蔓延,最终导致不理智的判断。既然那个地方有这样的消息传来,而不是别的地方传来这样的消息,那就说明你们那穷山恶水出刁民啊。

    自古以来,面对穷山恶水出刁民的问题,当地人大都是一脸冤屈,外地人大都是一口咬定。这认知差距,想要弥补和得到理性的探讨,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如此一来,荆南四郡没多少本地人才,也没多少外来人才,孙坚麾下就这样了……

    而在历史上,孙家之所以能招募到足够的人才,其实主要开始于孙策主事的时候。

    孙坚的一生相对短暂,英年早逝,死在了黄祖的手里。临死之前,除了孙家的那些家族中的本家,他的小舅子吴景,侄子孙贲等人之外,也就是一些家将了。

    譬如说程普啊,黄盖啊,韩当啊等人。而在孙坚手下,顶尖谋士和文臣,几乎是不存在的。

    孙家的文臣谋士,要到了孙策在袁术麾下韬光养晦,以及出兵攻打江东六郡的时候,才逐渐有的。

    这个时候,内政狂人张昭张弘等人都先后被孙策请了出来。

    尽管这两人在面对孙策的邀请时,也频频推辞,并没有一开始就答应,而是自抬身价,或者说是不看好孙家。

    但是,孙策虽然没有像传说中的刘备那样三顾茅庐,但也是花大力气去拜访了这两个人,对两人表现出了极高的礼遇,并对他们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谦让。

    因此,这两人在最终也就选择了投靠孙家,为孙家做事情。

    有了这两位大才相助之后,孙家在内政上是毫无问题的。而其他的一些江东本地的世家人才,也是在不久之后就投靠了孙家。

    而且孙策还有一个开挂似的东西,那就是他有个同岁且兴趣相投的好兄弟,周瑜。

    周瑜此人,可不仅仅是军事统率能力拔尖,除了不能亲自带兵上阵,冲杀敌军,斩杀敌将之外,在内政、谋划、战略、策略等方面,能力均为上佳。

    自然,孙策有了这样一个相当于是外置大脑的东西,很多时候做事甚至可以不用脑子了。

    毕竟,身边的好基友周瑜可以为他考虑好所有的策略,他只需要一波莽,且不用担心像父亲那样,莽完之后会被人干掉的可悲结局。

    谋划和内政都有人代为cao心,这样的情况下,孙策才能够在江东迅速打下一块地形相对广大、势力也比较稳固的地盘来。

    而孙坚,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

    光是看看和他军事实力相若,甚至军事实力不如他的曹cao,能够在这几年里迅速发展,而他却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发展速度一般,就可以知道,内政方面的落后,麾下人口数量和粮食产量的稀少,对于孙坚的军事扩张有着多么大的制约了。

    这个时候的曹cao,要说军事能力已经超过了孙坚,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曹cao的年龄虽然和孙坚差不多,但是他在战场上的经历要单薄了不少。

    所以,同龄的曹cao和孙坚相比,在军事经验,战场指挥,局势判断,统兵作战的能力上,都有着明显的差距。

    而此刻的曹cao,只是在一州之地打拼,还没有占据几个州,或者是开始跟袁绍争霸争霸天下的那种程度。因此,他的能力虽然说已经得到不少的训练,但是还没有真正登临绝顶。

    这就导致了,目前曹cao的军事能力,还是不如孙坚的。

    但是,反观曹cao的发展,虽然说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完全走出兖州,但是他却从一郡之地逐步发展到了一州之地,而且得到了朝廷的正式认可。

    即使是被手下的人背叛,以及遭到黄巾余部的多次进攻,曹cao也稳定住了严峻的局势,甚至还有余力出兵攻打徐州,逼得陶谦步步后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