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神马孟起_第二百五十四章 孙坚的野望与窘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四章 孙坚的野望与窘境 (第1/2页)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二百五十四章孙坚的野望与窘境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是一个有个性的枭雄。

    要说能力,孙文台绝对有,而且放眼整个大汉天下,也是这天下诸侯、猛将、统帅中极为少见的那一批人。

    统兵能力和个人勇武俱佳,皆是上上之选。战场经验丰富,十多年前就曾随同大汉上一代顶尖统帅皇甫嵩、朱儁、张温等人作战,讨伐黄巾,征战西凉。

    况且,如今的孙坚也就将将四十岁,尚且算是壮年。即使是作为猛将亲自纵横沙场,身体也勉强算是在巅峰状态。

    因此,孙坚的军事能力,是不可小觑的。

    哪怕他的身体素质和体力,在未来的几年中,会因为年龄的逐渐增大而迅速下降。

    但是,战场经验和统帅大军的能力,反而会因为你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的变得更加丰富成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除非他的年龄已经老到了老年昏聩,脑子不太灵光的时候了。但显然,现在的孙坚,距离这个时候还要很多年。

    所以,在军事能力上,孙坚是不缺的,甚至是很优秀的,作为一名争霸天下的诸侯而言。

    但是在内政和智计谋略这些方面,孙坚的表现可以说就一般了。

    他一向都是以勇猛统军,靠着锐不可当以及麾下部队猛虎下山一般不可阻挡的气势,从而轻易地将敌军锤烂打碎,撕裂眼前的一切束缚和枷锁,击败挡在眼前的敌人,最终获得战斗的胜利。

    至于计谋,孙坚不是没有用过,但也是仅限于那种在沙场上战斗了几十年之后,由经验而转换出来的计策。譬如说,利用地形,水火等等。

    这些都是在军中从事多年之后,若是对统率大军和战场形势掌握的足够强,对于战争的理解较为深刻,就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对战场形势的判断做出来的事情。

    但是,要考虑到对人心,对战略的专业判断。对于各方势力发展状态和作战布局的处理等工作,他还是和专业的谋士有着不小的差距的。

    在内政方面,孙坚的表现就更加普通了。毕竟,他自从出道之后,就是募集乡勇,搏击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战斗中,逐渐亮相,为人所熟知和器重。

    然后,才是在征战西凉的战斗中大放异彩,可以以自己个人的能力,以初出茅庐没几年的将领身份,担任已经证明了自身不可动摇的实力和地位的大汉顶尖统帅皇甫嵩、张温等人的副手。

    最后,更是在虎牢关之下的讨董战争中,体现出了自身极高的价值,以及身为一名天下名将的资质和恐怖的能力。

    所以,孙坚的大半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成年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从事着与军事相关的事情。

    对于内政治理这方面,他很不在行。对于安稳地方,如何增加钱财,如何吸引流民,如何提高治下的粮食产量,他的能力就显得很是捉襟见肘了。

    且不说他在这方面天赋一般般,就算有些天赋,但是数十年未加训练,没有任何经验。他在这方面不仅是具体的事情不怎么会做,对宏观方面的规划和布局、运营都不甚了解,不知该如何下手。

    治理地方的一些具体事情,当然是有手下人去做的。这些情况,手下人就算处理得不太好,但细节性的东西和具体的执行,还是可以搞得差不多的。

    但是,身为一方势力,总需要有一个高屋建瓴地从全局出发,运筹帷幄,布局全篇,制定出一地一州或者一个势力统治范围发展情况以及发展方向的人。

    还需要好几个这样的顶尖人才,分门别类地根据自己所擅长的方面进行分析和运营,指挥底下的中低层官吏进行管理和执行,从而运转整个治下的官员体系,管理好百姓,治理好地方,为军事战斗乃至角逐称霸的事业,做好坚定的后勤保障和物质保证。

    孙坚不是这样的人,孙坚麾下也缺乏这样的人,尤其缺乏在这方面比较顶尖的人才。

    这才是他这几年里,之所以实力强劲,但还没有完全统治和掌握住荆南四郡的原因。

    至于历史上东吴孙家的那些顶尖文臣和谋士,在这个时候却还都没有投奔孙坚。

    至于原因么,很简单,孙坚现在的历史轨迹,人生轨迹,发展地点,发展方向和历史上都不尽相同。自然也就错过了这些人才。

    现在的他,身处荆南四郡这个极为偏僻的地方,且不说教育和文化落后的地方能孕育出多少顶尖人才,就是外部其他地域的顶尖人才,也很少跑到这个比较偏僻和落后的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