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一章 荆州的宗贼 (第1/1页)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二百五十一章荆州的宗贼刘表之所以能够在注重文治的同时,还将荆州一带的权力收拢过来,自然是因为他采取了许多拉拢和分化当地势力的手段。 刚开始到荆州时,刘表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宗贼。 宗贼虽然不是只有荆州才有,但却是在荆州问题最为严重。 宗贼,是指以宗族、乡里关系而组成的武装集团。又称“宗部”、“宗伍”,因为其有时会劫掠郡县,所以称之为“宗贼”。 关于这种现象,《后汉书·刘表传》中曾记载过: “初平元年,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叡,詔书以表为荆州刺史。时江南宗贼大盛,又袁术阻兵屯鲁阳,表不能得至,乃单马入宜城。” 对于其中的宗贼,李贤的注是“宗党共为贼。”而刘表之所以在后世被称作有勇气的诸侯,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这次匹马入荆州。 范文澜、蔡美彪等人的《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三节里认为:“所谓宗贼,就是土霸豪酋胁迫同姓人及附近农民据地做盗贼。” 唐长孺的《孙吴建国及汉末江南的宗部与山越》指出:这种“宗部”组织,在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两广及印度支那半岛都有分布。 简单来说,换算到如今的大汉天下,那就是在荆州和扬州。 在刘表入荆州之前,荆襄一带宗贼肆虐横行,欺男霸女,严重影响着社会秩序和农业生产。 初平元年,原先的荆州刺史王叡被长沙太守、乌程侯孙坚斩杀,于是朝廷便派了北军中侯刘表前去担任荆州刺史。 刘表到任后,没过多久就处理好了宗贼问题,收拢了一些士卒和武器,训练成部队,加强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而为刘表出谋划策,帮助刘表处理了荆州宗贼的,则是荆州名士蒯越。 七月,刘表应朝廷命诏,前往赴任荆州刺史,却对当时的局势感到彷徨。因此就在宜城设下酒宴,筵请蒯越及其兄长蒯良,还有蔡瑁等人共谋大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气氛也烘托得差不多了,表面功夫也做足了,相互吹捧的话也说尽了。众人也都知道彼此心中所想,继续客套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 于是,刘表便开口问道: “此时之荆襄,宗贼横行,民众不附,袁术在南阳又蠢蠢欲动,祸乱至今多年,已经难以解决。” “而我又希望在这里征兵,但怕民众不愿从军,不知诸位有何对策可以教我?” 话音落下之后,身为三人中年纪最大的蒯良,当仁不让地首先出来答话。 他提出,只要当政者能够并行仁义,百姓自然会乐于归附,征兵亦不再会是问题。 但蒯越却并不认同蒯良的说法。虽然二人是兄弟,而且彼此之间关系亲密无间,但是在许多事情上,他二人的思路和切入点都是大有不同的。 而在这个举贤不举长的年代里,就算蒯越是弟弟,当着刘表的面,也完全可以驳斥自己兄长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愿。 这一点,不管是他自己,还是他的兄长,抑或是别人,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而不像后世某些场合,只要你在公开场合表示了对某人观点的不同意,对方似乎就觉得你对他有什么不好的看法,或者是故意要跟他找毛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