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如此甚好 (第2/2页)
人,但也知道眼下的时机是千载难逢的乱局,处于必要,也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一下。 如果能生擒朱平安,继而控制齐鲁兵马,那将来可是完全能有实力和李自成一较长短了。 可没想到,朱平安却是丝毫没有合作投诚的意思,还没开始交涉,便摆了自己一道。 眼下,再后悔也是于事无补,只能尽快杀向皇城,那里还有一个奇货可居的皇帝,如果能将崇祯掌握在手中,号令天下,那大明各地的残余势力还不是手到擒来吗? …… 天色渐渐暗下来,偌大的大殿中,王承恩步履缓慢的点上几支灯火,乾清宫大殿上总算恢复了一些生气。 自打朱平安和朱慈烺走后,崇祯便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周皇后和田贵妃也相继来到殿内。田贵妃的身体最近每况愈下,是被人抬了进来的。 崇祯皇帝静静的坐在御座之上,紧紧握着身边左右周皇后和田贵妃的手,一刻也没有放开。 不知何时,田贵妃的手渐渐变得冰凉。身子也完全依靠在了崇祯皇帝的身上。 就在刚刚的时候,她的口中还在喃喃自语,崇祯和周皇后听得明白,她说的分明就是:“争了那么多年,究竟是为了什么啊!” 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了好些遍,声音渐渐地沉下去。直到身躯再无一丝体温。 崇祯的眼泪慢慢滑落下来,任凭田贵妃紧紧的依偎着自己,一如当年那个新婚之夜。 “大伴!”看着点亮的灯火,崇祯忽然开口问道:“懿安皇后那里派人去了吗?催一催,让她尽快上路吧,时间不多了!” 王承恩转身回来,“回禀陛下,老奴擅自做主,已经安排懿安皇后随长公主他们一起出宫了!”
崇祯一愣。“为何?” “回陛下的话,懿安皇后是个苦命人,一生孤苦,老奴实在是不忍心见她再受刀兵之祸!” 一句话让崇祯愣了好一会,这才悠悠长叹一声,说不出的唏嘘。 “也罢!皇嫂这一生的确不易,难得能躲过这次的劫难,便由她去吧!” 忽然殿门处却是传来了敲击的声音。王承恩也是愣了一下,连忙去开门。却是看到一个瘦削的身影站在门前。 “方公,你,你为何还未出宫!”王承恩很是惊讶。保定失守之后,方正化得以幸免于难,回到京师便被崇祯撤去了一应品级,丢在浣衣局打杂。 幸亏有王承恩多方照顾。才使得方正化留下了一条性命,在深宫之中活了下来。顺军逼近京师,王承恩不忍见他死在乱军之中,便派人将他送回故里。却是没想到,方正化居然根本就没走。 方正化没有戴帽子。一身灰色的杂役衣衫,但大殿前的宦官却是无人敢小觑于他。 方正化笑了笑:“贤弟的心意愚兄心领了,只是回到故乡去做什么,家乡的子侄亲眷都有自己的活计,我一个老家伙,无权无财,回去也是他们的拖累。思来想去,便与贤弟一起来做个伴,一道陪着陛下上路吧!只是请贤弟不要嫌弃我这把老骨头啊!” 王承恩呆呆的站在原地,看着方正化愣了好一会,眼睛中慢慢浮现出水汽,但脸上却是显现出笑容来。 “方公,请!”王承恩一侧身,将方正化让了进来。 方正化的到来,让崇祯皇帝既是欣慰又是内疚,一切只有到了最后,才能看清楚那背后的本质,虽然来的晚了一些,但毕竟是看清楚了。 崇祯感动之余,但看到方正化一身灰衣,白发苍苍的样子,却是平添了几分心酸。 “你们两个老货,如果真有来生,朕再好好地补偿于你二人!” 淡淡的一句话,却让王承恩和方正化两人泪流满面。 天色终于完全黑了下来,但京师的天空中依然弥漫着经久不散的硝烟和火光。王承恩看看天色,冲着崇祯深施一礼,“陛下,老奴和方公便守在门外了。陛下放心,老奴等一定会为陛下争取最后的时间,让陛下和娘娘安稳上路!” 崇祯点点头,“去吧!”之后,便和周皇后、田贵妃紧紧的依偎在一起,再不分开。 王承恩和方正化拜别之后,慢慢走出大殿,紧紧的关上殿门。 “方公!”王承恩说道:“我值房中,还有故人留下的一些杀敌利器,小弟一直悉心珍藏,也不知还能不能用。还请方公搭把手,和小弟一起将它们都搬过来,咱们就在这大殿门前,为陛下和娘娘守护这最后一程,如何?” 方正化抚掌大笑,“如此甚好!”(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