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鹿鼎记_【1054 封公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54 封公爵】 (第2/2页)

都记下来了,晚上我就找阿哥喝酒,我和他之间没什么!”皇太极肯定道。

    大玉儿见皇太极确实没什么了,这才放心的离开。

    于是,大玉儿、聪古伦格格,还有鲍承先,再度出城,前往宁远城求见韦宝。

    因为这一回不像上一回那么着急赶路,努尔哈赤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并且有一定的好转,所以这回带上了聪古伦格格的侍女莫雅琪,女人们共乘一部马车,鲍承先和十多名护卫骑马。

    正月的风雪实在太大,冰天雪地的,积雪很深,根本没法走快。

    他们先去宝军在义州城城外的军营打个招呼。

    义州城城外有一只宝军的骑兵营,五百人。

    宝军骑兵营的营长立刻调派了一个排的人,名为护送,实质上是看管,以防这些人里面有细作人员,趁机到处搞事。

    就这样,五十多人加上一部马车,在冰天雪地当中赶了三天的路,紧赶慢赶的才赶到了宁远城。

    可谁知道,韦总裁已经回山海关去了。

    原来,皇帝得知了韦宝大破建奴,并且率军将建奴追到了义州城城下,并且,还有韦宝的人往京城送的三万多颗货真价实的建奴人头。

    天启皇帝朱由校自然是喜出望外,马上让朝廷大臣论功。

    韦宝这一下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大家很不好评判到底应该如何赏赐。

    没法评判赏赐,所以就没法评定功劳。

    要是以明初的老例子,韦宝这趟的功劳几乎可以封王。

    可大明早已经明文不准异姓人封王了,别说朱姓以外的人,就是朱姓,也得是有资格的人才能当王,那都是祖辈传下来的,郡主越来越多,但是王的数量是不会随便增加的。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觉得不能以大明的人物为模板,于是把眼光放远,瞄准了更加久远的时候。

    最后大家觉得韦宝不管是功劳,还是年纪,身份地位,以及与陛下的私人感情,都很像是汉朝的名将霍去病。

    霍去病是汉人百代罕见的青年英雄,不败战神!

    霍去病出身卑微,奴婢私生子,曾为生父抛弃不认。

    霍去病是平阳侯家下人卫少儿与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他的出生年份学界认知并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认同的是建元元年。

    霍去病和卫青一样是奴婢与平民的私生子,而与卫青不同的是,他少时连父亲是谁都不知道,包括其母亲和其他家人,都没告诉他。

    他知道父亲是谁是后来的事情。

    “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及求问。等到霍去病成为骠骑将军后,他自己主动去认了父亲。

    “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遣吏迎霍中孺。”

    作为被父亲抛弃的孩子,霍去病不但原谅了父亲,还“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是孝子。

    这还不算,他还带异母弟弟霍光到长安,并给了他最初的机会。

    “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是友兄。

    霍去病认祖归宗了,这和终身没有随父姓的卫青不同。

    奴婢私生子的霍去病,不是天生富贵、出身高贵,而是出身卑微,后来富贵。

    而这后来富贵,靠的是他出生后若干年纳夫人立皇后用良才都不计出身的汉武帝刘彻,更靠的是霍去病的个人奋斗。

    机会只给有准备、肯付出的人,霍去病因为年少便已善骑射并富于军事指挥才能而立功封侯。

    与卫青霍去病不同,属顶级官二代的人是霍去病的儿子霍嬗,卫青的儿子卫伉等,然而或亡故早,或毫无功业垂史倒可能犯过法,不能善始善终。

    霍去病18岁以“以皇后姊子”进宫为侍中,此前人生经历不详。

    在卫子夫成为皇后后,霍去病终于在18岁时进宫为侍中了。

    “去病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

    比起一上来就当了“建章监、侍中”的卫青,尤其是“少为侍中建章监”的李陵,从来没有染指建章监一职的霍去病,所享受的殊恩并没有后世一些人认为得那么多。

    作为“外戚末属”,他做侍中的年龄甚至远远比不上身为商人之子的桑弘羊。

    “弘羊,洛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

    所以,不能高估他姨母卫子夫入宫,令他这个隔了一辈的私生外甥获得了多大特权。

    而卫子夫即使做到了皇后,族谱家谱溯源久远的司马迁仍然念念不忘她的“生微也”。

    那么,在18岁入宫为侍中前,霍去病十七年多的人生去过哪些地方,做过什么事,认识了哪些人,他“善骑射”的本事又是跟什么人学的。

    对卫霍惜墨如金的司马迁没有记载。

    所谓他从小在武帝身边长大的说法,则是没有可信度的。

    武帝真正开始认识霍去病、认可霍去病,是在他18岁时。

    古今民间包括门阀和草根,对私生子指指戳戳者从未断绝过,不管私生子富贵之前还是之后。

    而在其没有真富贵前,比如像霍去病未做侍中前,未与亲生父亲相认前,某些门第癌或八卦者明里暗里的吐槽恐怕只会更甚。

    霍去病是一个颇为完美的将军,也是一个非常有志向的青年,有一个能令大多数怀揣英雄梦的人热血沸腾的人生。“世人十八安环堵,将军十八身行伍。”

    即便是在古代,十八岁也是非常年轻的年纪,可能刚刚结婚生子,离汉武朝法定征兵年龄,20岁,还有两年。

    一个生长在长安繁华生活里吃穿不愁年轻人,究竟是为了什么样一种感情,一定要去塞外苦寒之地,最终年轻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