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 唯战而已 (第1/2页)
“我走了,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罗士信抬了抬手,做了最后的道别。 平阳远远的眺望着,直到那身影消失了为止。 来到长安东郊点将台,五千右骁卫陌刀军外加关中十二军中的鼓旗军、参旗军、玄戈军共计五万大军,列着整齐的队形,静静的看着校台上年轻的统帅。 罗士信扫视四周,密密麻麻的兵卒犹如蚁聚,这就是他的兵……整整五万之数。 看着这些雄赳赳气昂昂的士卒,第一次统帅如此大军的罗士信,胸中难免涌现出万丈雄心,高呼道:“奚族入侵,残害我同胞,身为大唐将卒,唯战而已。出发……” 没有什么长篇大论,简单的一句话正体现了罗士信直来直往的风格。 五万将士先后一怔,随即大笑着高呼起来。 “唯战而已……” 大军浩浩荡荡,踏上了征战之路。 罗士信满意的一笑,知道自己已经在那些不熟悉自己的四万五将士中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 这出征宣言,本就随着主帅兴致而来,但大多数统帅会将此事看的很重,讲究什么名正言顺,宣告自己的正义王者之师,说个一大通讨伐的理由,来激励三军士气。 可是亢长难懂的出征宣言真的能够激发士气,令所有将卒都能理解 这个未必! 如果是刘邦、希特勒这类擅于演说的人物,自然能够带动三军士气。一般人说一大通,只会让兵卒产生厌烦的不佳情绪。 罗士信自问不会说什么长篇大论,口才也不及刘邦、希特勒,索性将出征宣言减短为一句话。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直切重点。 反而让兵卒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责任,面对外敌:唯战而已! 没有粮草辎重的负累,五万大军行军的速度非常快捷,用了半夜时间出了长安郊区。 五万人连营寨也不用搭。直接倒在地上休息。 至于巡逻什么的,更没有安排,在这大唐腹心地若遇上敌袭,那罗士信只能自认倒霉。 在睡觉前。罗士信接见了雷永吉、张平高、卢军谔三将,三人负责关中十二军中鼓旗军、参旗军、玄戈军的训练多年,随着李世民南征北战也立下不小的功勋,同样也不止一次的见识过罗士信在战场上的神勇,并不敢看轻面前这位年青的统帅。加上现在又有平阳的牵线,四人也没有陌生人的违和感,相处的极为融洽。 罗士信也从他们口中了解了鼓旗军、参旗军、玄戈军的实力,心底也是暗赞。若他们没给自己贴金所言不虚的话,李渊拨给他的都是百战精锐,有着极强的战斗力。又或者说。关中十二军创立于唐王朝崛起时,大唐便是依仗关中十二军而一统天下。现存的十二军兵卒大多都是老兵,每一支部队实力都不弱。 有五千陌刀强兵在手,又有四万五千精锐,罗士信信心更足。 “对了……”罗士信交谈间。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道:“你们各自手上共有多少骑兵” 雷永吉道:“我鼓旗军有七百二十一骑。” 张平高答道:“参旗军有八百八十九骑。” 卢军谔颇为自豪的道:“玄戈军最多,有一千一百五十六骑。” 因为是唐朝府兵制,府兵所用的军马自备,所以不是十二卫这种正规军是分配不到战马的,也不能指望所有府兵都带上战马,骑兵数量自然是参差不齐。 罗士信暗自琢磨了一下。突地笑道:“行军枯燥,我决定来个比赛。你们回去将所有骑兵聚集起来,以黄河南岸的风陵渡为终点。大战过后,最先达到风陵渡的两千骑兵,我另有重赏。” 雷永吉、张平高、卢军谔听的莫名其妙,面面相觑。这出兵打战,岂同儿戏。一瞬间三将对罗士信的信心突然下降了好几个档次。 卢军谔最为正直,硬着头皮道:“大总管,这样不好吧。幽州同胞正受到异族屠戮,将士们恨不得能够如鸟儿一样生出翅膀飞往幽州增援。哪有心情来这种比试” 雷永吉、张平高两人也相继点头。 罗士信笑道:“三位将军当真以为我闲的无聊我只是要测试一下骑兵的骑术而已……”他说道这里顿了一顿,目光在三人面上扫过,一字一句的慎重道:“我需要两千能够奔袭的骑兵。” 卢军谔、雷永吉、张平高顿感压力,帐中气氛也为之一紧。 “末将得令!”卢军谔、雷永吉、张平高声肃然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