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9章 幼主权臣(第二更,求支持) (第2/2页)
山社稷,不妨破例。” 鳌拜的意思其实就是在说“下不为例”,玄烨自然上听出来了,他按捺了一下心里的不满,冷笑道。 “那好,接着方才的话讲,不知准备派遣何人为将,征讨四川?” “四川屠戮甚重,百里无人烟,纵是派军征讨,以四川数百里而无人烟之境,于朝廷亦无所得,反倒会令朝廷陷大军于四川……” 鳌拜咬了咬牙,抬头说道。 “所以,奴才以为,四川李国英非当务之急,可下旨加以安抚,以免其投身明朝,坏我大清征讨西域之大计!” 鳌拜的回答,让玄烨根本插不上话,四川因为屠戮甚重,人丁稀少之下,即便是加以讨伐,也没有余粮能解交朝廷,而且于朝廷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为将来的征讨西域作准备。毕竟,这关系着大清国的将来,万一明朝征讨陕西的话,他们总能有个退路。 这样的回答,即便是玄烨心有不满,也说不出话来,不过因为鳌拜先前摆出了一副“下不为例”的模样,玄烨自然不愿“下不为例”,于是便开口问道。 “那么明朝永历暴病身亡一事,不知又准备如何处置?现在天下势必以为是李氏所为,朕以为,趁此明朝内讧之时,兴许可挥师征讨……” “皇上此议不可!” 鳌拜直截了当的一声打断玄烨的话,然后奏道。 “皇上,虽说永历身死多疑点,而那李贼野心勃勃,其弑君自然是为篡位,其篡位之后,必定会遭其它诸人反对,于我大清而言,目下最好的选择,坐山观虎斗,并趁其无力西顾之时,征讨西域!” 尽管鳌拜非常自大,但是他很清楚,对于现在的大清国来说,轻举妄动反而是下下之策,对大清而言,最为有利的就是坐山观虎斗,待到明人自相残杀两败俱伤的时候,再挥师东进,重新入主中原。 “皇上,这样的朝政之事当照先帝遗制,由臣等裁定施行!” 又一次,鳌拜把这句说出之后,玄烨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别说他的脸难看,就是帘子后的太皇太后脸色也变得很是难看。 苏克萨哈抬起头来,却见太皇太后面色阴沉,半响,他才听到太皇太后平静地说道。 “我也是老不中用了,只是寻思着能享上几年的清福,能过上个太平日子,咱们满洲人能安安生生过了这一关。你们几个辅政,我也是瞧着的,瞧着你们办差心里也是踏实的。” 几人正诧异她怎么说这些,忽然她的音调一变,提高了嗓子说道。 “谁知却不是那么回事!你们以为哀家便杀不了你们么?” 骤然提高的声调极为激愤,连玄烨也吓得一颤。 被太皇太后这么训斥着,三位辅政无不是连连叩头,苏克萨哈更是颤声奏道。 “奴才……” “没你的事!” 太皇太后不等他说完,便冷冷打断他的话。 “我倒想知道,鳌拜,你是辅政大臣不假,这朝政之事,也确实应该照先帝的遗命,由你们几个辅政,也没错,怎么着,难不成皇上便连问上一问也不能问了?是谁给你的胆子,让你这么说话的!” 见太皇太后如此咄咄逼人,三位辅政大臣无不是伏地不答。而遏必隆总觉得自己再不说话气氛便缓和不下来了,于是便轻咳一声说道。 “太皇太后千岁!皇上是大清国的皇上,是奴才们的主子,这朝政自然是能问得的。” 而索额图一听,立即乘机说道。 “皇上、太皇太后息怒!千万别气坏了金尊玉贵之体!” 说着暗递眼色示意皇上收场。 尽管太皇太后的话语,让玄烨很是爽快,尤其是看到鳌拜等人连大气都不敢出时,更是倍觉畅快,可是神索额图的眼神,还是让玄烨知道,太皇太后发发火便成了,于是便说道。 “太皇太后息怒,一切都是孙儿的不是,这朝政之事,孙儿尚是年幼,自然应该多听几位辅政的。” 玄烨的表现让太皇太后暗自于心底点点头,然后看着伏首于地的三人冷笑一声说道。 “皇上在你们眼里,不过就是一个无知顽童罢了,正是如此,才得多跟列位多学着,这朝政的事儿,若是你们不教他,谁来教他?今日倒是我老婆子多事了!好了,都退下吧!” 说罢她便拉着玄烨拂袖而去! 皇上太皇太后等人一走,殿堂里一片死寂,人人脸色灰白,惟鳌拜满不在乎地站起来,笑着说道。 “别跪了,退朝了,咱们回去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