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四章张承业的建议 (第1/2页)
中军营帐内,昏黄的烛光微微跳动着,照耀着两个对立而坐的身影。 “七哥,你这么晚了来孤的营帐却是为何?” 在没有旁人之时,李存勖习惯称呼张承业为“七哥”,这也能使两人关系显得更加亲善一些。 “大王,老臣此来乃是有些事情想与大王商议。” 李存勖顿时来了兴趣,他举起酒壶,给两人身前的酒杯满上,这才问道:“不知是什么事情让七哥如此急切?” 张承业神色有些肃然,他并没有绕圈子,而是直奔主题道:“不知大王有没有注意到,近些年来我军屡次击败梁军,声势大振。” “在此期间,不管是岐王还是蜀王,甚至还有燕王都有对梁国趁火打劫的举动;不过之前曾经多次北伐的吴国却始终没有什么动静!” 李存勖饮了一口酒,笑了笑,这才有些不以为然的道:“这有何奇怪的?那吴王杨渥如今一心想要平定南方,所以没有对梁国用兵。孤觉得,说不定杨渥暗中都有可能与朱温和谈了!” 他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不过这么几年下来,李存勖也算是看出了杨渥的打算,所以才能猜到两家之间或许存在勾连。 不然杨渥不可能放过这几年的多次机会,甚至对李存勖派去的请求联手讨伐朱温的使者都是一副冷淡的态度。 “不错,正是因此老臣才感到担心。那吴王杨渥明显是想要让我军与朱温对耗,他正好坐收渔利啊!”张承业叹道。 李存勖听了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当初朱温最为强盛的时候,两家联手对付朱温,配合还算密切。 在杨行密时代,淮南军就曾经多次北伐,光是对宿州就曾多次用兵。 到了杨渥时代,淮南军也曾经发动过两次大规模的北伐。 其中第二次也就罢了,不过是为了给危全讽设陷阱,同时为杨渥自己捞取名声而已。 但杨渥的第一次北伐却是实打实的和梁军打了几场,取得了重大胜利,并且夺取了宿州。 可以说正是这一战,直接结束了朱温的鼎盛时期,使得梁军开始走下坡路。 而那时候的晋军却刚刚从最衰微的时代走出来,开始走向复兴。 若是接下来吴军还能够像当初那样积极北伐,与晋军一起进攻梁国,只怕如今朱温早就被打残了,哪里还能有现在的实力。 “就算知道吴王的打算,但孤又能怎样?且不说我河东与朱温之间近三十年的交战,仇怨实在太深,不可不战;就算孤能放下这仇恨,但我河东除了向南与梁军征战外,还能向哪里发展?”李存勖叹道。 的确,从地理位置上讲,杨渥的吴国可以先吞并南方各国再北上中原,但晋国却明显没有这样的选择。 如今整个北方的各大势力中,除了燕王刘守光外,岐王李茂贞的地盘并不与晋国接壤,而且关中久经战乱,如今并不比晋国的地盘富裕,即便夺取了也没多少收益。 再加上李茂贞是出了名的又臭又硬,极为难缠,想要将其击败不难,想要将其消灭却很难。 当初朱温最强盛时都不能办到的事情,李存勖也不觉得自己就能轻易办到。 反观梁国,梁国目前的地盘都是天下最为富庶的地区,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开发程度较高,若是夺取了能有巨大收益。 再加上如今晋国与岐国的关系也不错,没必要在此时闹翻。 所以在这次撤军之后,李存勖打算先彻底消灭刘守光,以消除侧翼的威胁;不过之后就只能全力南下与朱温征战了。 总之,不管杨渥是不是打算坐收渔利,但李存勖也只能按照他的意思去与朱温对耗:这是一个阳谋,即便知道了也没用的阳谋。 “大王,我军继续南下与梁军交战,这既是为了扩大晋国的实力,同样也是为大唐报仇。” “此乃道义之所在,大王不可不为!所以此事倒也没什么。” “不过今日老臣想与大王商议的却不是这件事,而是另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这时,张承业突然肃然道。 “不知是何事情,可是与吴王杨渥有关?”李存勖问道。 “不错!老臣今日要与大王商议的,乃是吴国的军政分离之策!”张承业神情极为严肃,显然对此事考虑了很久。 “军政分离?七哥是想让孤效仿吴国吗?”李存勖听了之后一惊,整个身子都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