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审知 (第2/2页)
的弟弟钟延规了。 要知道如今他虽然成了公认的继承人,但钟延规的势力并没有被完全打倒,如今的钟延规依旧是江州刺史,镇守着江西的北大门。 若是钟传对他不满意了,只要一纸命令就能废掉他的继承人身份。 所以钟匡时很明智的选择了答应钟传的吩咐,不过日后钟传死后会如何,那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听到钟匡时答应下来,钟传终于松了口气。 如今执掌淮南的乃是杨渥,是他的女婿;而他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执掌江西近三十年,当年他拥有江西之时,杨行密都不过是个庐州刺史而已。 让他这个即将老死的人去向一个后辈低头顺服,这一点他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的;所以只能希望自己儿子能够明智一点,看清楚形势,不要做逆天之举。 福州。 对于淮南这个南方霸主,王审知一直以来都是以一种逃避的心态对待的。 王氏一族本来不是福建本地人,而是起家于如今被淮南占领的光州。 二十多年前,天下大乱之时,寿州人王绪起兵占据光州,被当时的蔡州军秦宗权任命为光州刺史,正式成为蔡州军中的一员。 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就是在那个时候投靠了王绪。 后来王绪因为没能按时完成秦宗权给他的军令,害怕秦宗权杀他,于是率领五千蔡州军一路南下,最终进入漳州。 而王绪因为猜忌部将,使得众将人心惶惶,最终被众将推翻,转而推举王潮担任主帅。 此后十多年,王潮以漳州为根基,凭借手中从北方带过来的五千蔡州精兵,逐渐占据了泉州、汀州、建州以及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建王。 八年前,王潮病重,临死前并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也没有传位给自己的二弟王审邽,而是选择了传位给三弟王审知。 王审知则十分谦让的将职权让给二哥王审邽。 王审邽则认为王审知有功,推辞而不接受。王审知于是嗣位,自称福建留后,上表告知朝廷。 这段王家兄弟相互礼让的事迹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 如今转眼多年过去,王审邽也同样病死了,只留下他独自执掌福建。 如果说刚开始执掌福建的时候,他心中还有些兴奋的话,那么这么多年下来,他的心中就只剩下惶恐不安了。 这个时代的福州可是名副其实的不毛之地,人口稀少,物产也不丰富。 所以以绝对的实力来看,福建的实力比之江西还要弱了很多,更不用说与淮南相比了。 当江西都在为淮南的强大而感到惶恐不安时,王审知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越王钱镠被消灭之后,淮南如今与福建已经接壤了。 好在,让王审知感到安心的是,福建地势偏远,而且多山地,淮南即便想要讨伐他,也很难派出太多的兵力;此外,因为有江西在前面顶着,福建这边感受到的压力还是很小的。 所以王审知一直一来都以这两个理由来安慰自己,不愿正视淮南的威胁,而是一心放在了治理内部,巩固根基上。 他厉行节俭,多行德政,劝课农桑,宽刑薄赋,境内大安;又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与占城、真腊等地多有来往,再加上去年朝廷派人来加封他为琅琊王,更是让他声望大振,深得福建百姓的拥戴。 这些都让他觉得,淮南一时威胁不到他,没必要为此感到担忧。 然而这一次淮南大胜梁军的消息却让他明白,淮南终究是一个他无法逃避的问题,该如何面对是他必须尽快做出的选择。 二十万梁军都被淮南击败了,出兵北伐更是号称三十万大军,这种实力福建如何能抵挡? 即便福建地势偏远,难以派出大军来讨伐,但以淮南军的战斗力来看,即便淮南只派出少量军队,福建也未必能够抵挡住。 更重要的是,听说江西钟传已经卧病不起,或许要不了多久就会病死;他的几个儿子都很懦弱无能,看来江西落入淮南手中也是为时不远了。 到时候失去了江西这个挡箭牌后,福建就会面对更多的压力;若是到了那个时候再来筹谋如何应对淮南,只怕就已经迟了。 想到这,王审知终于下定决心,不管如何先派个使者前往广陵为淮南大败朱全忠道喜,先与淮南取得联系,再徐徐图谋日后。 不久,王审知以长子王延翰为使者出使淮南,传达交好之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