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8章 两成股份 (第1/2页)
叶知秋早就觉得这些文绉绉的称呼拗口了,为了配合闻家的习惯,才硬着头皮叫的。|顶|点|小|說|網现在闻夫人主动提出来,她自是乐得从善如流。 “娘,是这样的。我住的山坳附近的有大片洼地和坡地,不宜耕种,但是草源丰富,应该很适合放牧。所以我想建一个小型的牧场,先试着饲养一批牛羊。 结果理想的话,再扩建牧场,大规模饲养。牛主要用来产,羊主要用来产毛,也会兼产和皮。同时建一座工坊,对、和皮毛进行深加工,经过商铺卖出去。 如果经营得好,牧场和田地就能相辅相成。比如牛羊的粪便用来肥田,田里产的庄稼以及秸秆用作饲料……” 听到这里,闻夫人已经猜到了七八分,“你是缺钱吧?” “是啊。”既已开了这个口口,叶知秋便不隐瞒,“我粗略估算了一下,建造牛棚羊舍,引水挖渠,加上购买牛羊的成本和运输费用,至少要三千两银子。我现在手头只有几百两,也就刚够给雇工发工钱的。” 虽然她没有明言,可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两个大丫头悄悄对视了一眼,表或多或少都有些异样。东霞还沉得住气,西月瞟着她的眼神则带上了明显的不屑。 她拒绝接受绸缎庄,西月还佩服的,觉得这位干小姐有骨气。谁知道一转眼的工夫,她就跟夫人张口要钱,而且一要就是三千两,心计可真够深的。 也是,那间铺子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呢,有房契地契摆在那儿,收是没收,铁证如山。银子这东西没个记号,装进谁的口袋里就是谁的。夫人又不会让她立字据。到时候她不承认拿了闻家的钱,谁能把她怎么样呢? 闻夫人了解叶知秋的脾气,不像西月一样想得那么偏颇,可心里也对她第一天上门就开口提钱的行为感觉诧异。因为她没有明确地说出一个“借”字。便大方地笑道:“嗨,不就三千两银子吗?娘替你出了。” 说着吩咐东霞,“你去找孔泉,支三千两银子给秋儿。” “是,夫人。”东霞答应着转要走。 “慢着。”叶知秋喊住她,目光转向闻夫人,“银子我不能白要,算我跟您借的……” 闻夫人摆了一下手,“自家人还用得着借吗?” “娘,您先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叶知秋止住她的话头,“这个牧场能不能开起来,我并没有十成的把握。如果失败了,这银子就算是我跟您借的。我可能没办法一口气还完,我会按照坊市的规矩。算上利息,慢慢地还给您。 如果成功了,这银子就算您给我的投资。不管这个牧场将来开得有多大,都有您两成的股份。 投资是有风险的,不能保证年年稳赚不赔。赔了全部算我的,赚了您可以分得两成的红利。这两成的股份,您可以转给任何人。只要牧场还在。我就会雷打不动地履行这个约定。” 叶知秋这个提议,不管从哪方面看,闻家都不吃亏。不仅不吃亏,还占了不小的便宜。闻夫人打理家业多年,对商场上的事算不上精通,可也称得门清。怎么会听不出来? 最让她心动的,还是转让股份那一条。闻家就闻苏木这么一根独苗,所有的家业最后都是他的,那两成的股份还能例外吗? 也就是说,他不需cāo)心。不必经管,什么都不用做,就会有大笔的进账。如此一来,她何愁儿子坐吃山空?这可比依赖别人替他打理家业实惠得多,也可靠得多。 欣喜之余,又忍不住暗自赞叹了一回,这姑娘的眼界和襟的确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她果然没有看错人。 心思转了好几圈,面上依然不动声色,跟她讨价还价,“当娘的给女儿花钱天经地义,哪有索还的道理?若是传了出去,我以后还怎么见人? 我看这么着吧,你若做成了,分我两成股份倒是没什么,只当我有福,得了女儿的孝敬。可若做不成,银子也不用还了,当我给你买胭脂水粉,做衣服打首饰了。” “这不行。”叶知秋坚决摇头,“刚才我说的这些,您要是同意呢,我就拟一份详细的文书。您要是不同意,我宁可去借去贷或是跟别人合作,也不会要您一文钱的。” 闻夫人叹了一口气,“你这孩子,非要跟我算得这么清楚吗?” 叶知秋笑了一笑,“感归感,生意归生意,这是两码事。三千两银子不是小数目,我不能为了自己的事,掏您的家底。 用您的话,这要是传了出去,我不就成了不仁不孝、见钱眼开的小人了吗?往后谁还敢跟我做生意?” 明知道她说这话不是针对自己,西月还是忍不住心虚,脸上阵阵发烫,把头低了又低。 “你这丫头牙尖嘴利的,我说不过你。”闻夫人无奈妥协,“你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不过有两件事你得听我的。 第一件呢,你若还钱,利息就免了。这世上哪有当娘的向女儿放贷的?你可不能打我这张老脸。 另外一件,既然要建牧场,就正儿八经地好好建,别因为银子不够敷衍凑合。待会儿我让孔泉从账上支五千两银子,你先用着。要是不够,再来找我。” 叶知秋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当然不会嫌多,“谢谢娘,您真是帮我大忙了。这样吧,我把股份给您提到两成半。” “不用。”闻夫人一口回绝了,拉起她的手,轻轻抚摸着她的手背,“秋儿,娘不求别的,只求我们三个老的百年之后,木儿能有个依仗,不至于寄人篱下或者流落街头。 分你两成红利,我已经觉得愧对你了,哪能再多要你半成?你重仁重孝,我又岂是贪心不足之人?你再说这样的话。我心里会不安生的。” 人家都这么说了,自己再坚持就显得矫了,叶知秋欣然点头,“好。我听娘的。” “这就对了,一家人何必斤斤计较,没的伤了分。”闻夫人敛了语重心长的模样,朗朗地笑了起来,“咱们娘俩不说这些事儿了,还是唠唠家常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