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节 忠孝仁义礼智信  (第1/1页)
    等他出了房间之后,张杨氏问道:“小婉,你留下来的那个铺面后面不是有仓库吗?”    “可是……没有人看守。”小婉为难道。    “雇一个人看守花不了多少钱,既然想做生意,就不要吝啬花钱。左右春耕完我们要搬过来。”张杨氏说道。    “娘说得对,是我想差了。”小婉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饭吃了一半,外面的伙计就来通知,那位姓齐的小商人送货来了。    “请他进来,麻烦你请郑老板过来一趟。”小婉对伙计道。    “是。”    伙计知道她是老板吩咐要当贵宾相待的人,因此话语之间也颇恭敬。    不一会儿,郑天福先到了,人还没进屋,声音却先到了:“夏小娘子,我听说货已经到了,让他们先卸到后面,我马上安排人腾地方。”    “郑老板,我刚才却是失了计较……”小婉将自己在城里有个店面,准备春耕完就搬进县城的事情说了一遍。    郑天福听完之后,沉吟了片刻,道:“夏小娘子,你需要很多人手吗?”    “怎么说?”小婉问道。    “如果你需要很多人手,乡间又雇不到的话,我建议你去雇用那些流民。另外,你们搬来县城之后,既然要做生意,恐怕要使用不少的人,至少张夫人和几位少爷、小姐,都需要人照顾,丫环、小厮不能少了……”    “打住。”    小婉脸上出现哭笑不得的神色,“郑老板,我可没那么多钱。”    “不用钱。”    郑天福语出惊人,“只要你在流民营里走一圈,答应管他们吃饱饭,保管有的是人求你免费签下身契。”    “为什么?”不仅小婉诧异,连张杨氏也奇怪了,天底下难道还有甘愿为奴的人?    郑天福的脸上也现出一丝无奈,“现在除了关中地区之外,外面到处是战乱,能够活下去已经是不易,他们失去了土地,能熬过这个冬天已经不易,等开春之后,肯定会饿死不少的人。”    张杨氏沉吟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小婉,你觉得怎么样?”    “吃完饭之后我们去看一看,郑老板,没什么危险吧?”小婉问道。    “没有危险。那里都有官兵警戒,怕他们闹事。我派个伙计陪你们去……不过,小孩子就别去了,那里的卫生可不太好。”郑天福道。    “娘,您也别去了,我跟着过去一趟就行。”小婉说道。张杨氏虽然大好了,但身体还是羸弱,万一再沾染了病气,却是不妥当。    “那……好吧。”张杨氏对于小婉的能力现在是比较认同了,便不再反对。    这时,房门再次打开,那位姓齐的小商人满头大汗地跟在伙计后面,看到小婉,颇有如释重负的意思。    “夏小娘子,这货已经送过来了,这位小哥也清点了,不知道可不可以付款?”齐姓商人眼巴巴地看着小婉,生怕那颗千娇百媚的小脑袋摇上那么一摇。    “郑福,查验过了吗?”郑天福为人还是挺仗义的,他知道小婉缺人手,直接让他的伙计帮忙验货。    “是的,老板,我已经验过了,一共是三千八百斤灰糖。”郑福答道。    郑天福点点头,转过来对小婉和张杨氏道:“郑福在我这里管的就是库房的差事,有他查验,应该是不会错了。”    “那当然。”小婉点点头,先点了10文钱给郑福作为奖赏,然后取出11两白银和400文钱递给糖贩:“齐老板,咱们这回是钱货两讫了,希望以后我们还有合作的机会。”    “是,是,一定还会有机会的。”钱到手,齐姓商人才真正地松了一口气。他是小本经营,别看灰糖这种商品数量大,却不值什么钱,他卖的都是一些小宗货物……本小利薄的那种生意。    等他离开之后,郑天福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问道:“夏小娘子,灰糖味道虽甜,但回味生涩,你要那么多干什么?”    小婉卖了个关子,笑道:“过两天郑老板就知道了,说不定还有借重之处呢。”    “那没问题。”郑天福知道小婉是不想说,也就不再问。    匆匆地吃完饭,小婉正跟张杨氏商讨需要多少人手,外面又有人来访,等来人进来之后,小婉有些奇怪——来的竟然是张忠。    “张忠,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小婉还以为张忠是找她的。    “呃,我是来拜见张夫人的。”张忠挠了挠头,也不知道那块锃亮的头皮有什么好挠的。    “哦,你认识我?”张杨氏诧异了。    “小的只听张大将军说起过。”张忠赶忙向张杨氏行礼,“小的张忠,是张须陀大将军的亲兵,只是小的一向在军营行走,未跟大将军回过乡,是以夫人您不认识我。”    听说是张须陀的亲兵,张杨氏的脸上先是闪过一抹哀伤,看着张忠的目光也柔和了许多,“张忠,你见我可有什么事情?”    张忠道:“大将军阵亡之时,我们这一部亲兵正在后面协助罗士信将军押运补给,等得到大将军中伏阵亡的消息之后,已经晚了。我们哥几个都是大将军从刀山箭海里救出来,早就没家了,将军待我们如子侄一般,可将军蒙难之时,我们竟然不在他的身边,呜……”    说到伤心处,这个七尺高的汉子竟然像个小孩子似的哭了起来,害得张杨氏、小婉、张陵也眼圈发红,虎头他们几个还小,虽然不太明白,也知道气氛的沉重,目光不停地在几个大人的身上逡巡,如果不是小婉将他们拢在身边安抚,可能吓也吓哭了。    “张忠,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上亡,兵战凶危,在所难免,亡夫求仁得仁,九泉之下也不会怪罪你的。”张杨氏安慰道。    小婉却听得仔细,问道:“除你之外还有其他人吗?”    张忠应道:“是,当日小的一共七人,同时蒙大将军收为亲兵,蒙大将军恩准赐姓,分别以忠、孝、仁、义、礼、智、信为名。将军阵亡之后,我们欲投奔夫人,怎奈不可您居在何处,只好流落在山阳县打听消息,不曾想今日恰好遇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