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石头来了 (第1/2页)
盖房子的事情在沈立言和族长的cao持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可苦了慧娘。 农村盖房子工钱给的少,可是都是要给干活的人管中午晚上两顿饭的。这可苦了慧娘了,每天天不亮就要起身准备十来个人的中午饭,中午刚收拾完,又要开始准备晚饭。 族长夫人和儿媳妇朱氏得了慧娘不少好处,每天往丹年家里送米送菜,慧娘不用赶集采买,减轻了慧娘不少负担。 让丹年怨念的是,这两人,只捡便宜的送,连鸡蛋也没有。他们收慧娘钱的时候,可没见少收。丹年原来吃的鸡蛋,还是从李老丈那里拿来的。 沈钰每天都要在堂屋里看书练字,丹年也就没人专门照看她了。好在一直以来丹年都是乖巧懂事,从来不闹人的。慧娘把她放在沈钰身边的炕上,让沈钰留神看着点,别让丹年跑出去了。 这几天丹年坐在炕上只能哼哼几声,要她跟一般小孩子一样撒娇打滚闹腾她还真学不来。 慧娘忙着准备一群干活的大老爷们的饭菜,也顾不上给丹年开小灶,丹年以前每顿饭都有一个鸡蛋羹的,现在只有加了白糖的白粥喝。 沈立言和慧娘都是实在人,每顿饭都是大块的rou烧白菜,白面馒头个个都有海碗那么大,还管饱。 丹年不满了很久,她也知道慧娘忙的脚不沾地,顾不上她。 可加了糖的白粥哪有加了几滴香油的鸡蛋羹好吃啊,最重要的是稀粥不顶饥!不到晚上吃饭时间,丹年就觉得肚子在叫。 几天下来,丹年躺在炕上摸着自己的白嫩小肚皮,哀怨的望着房梁,要饿瘦一圈了。 等到了中午收拾完碗筷,慧娘又把柴禾抱到了灶房。十几张嘴要吃饭,柴禾要消耗的快,要不是昨晚上沈立言连夜劈了一车的柴,怕是今天都没柴禾用了。 忙完了,慧娘才有空歇口气,坐在床边的马扎上,看沈钰练字,时不时的回头看看坐在床边闷不吭声的丹年。 慧娘看出来小丫头闷坏了,闹小脾气呢,她倒是想带着女儿出去转转,可眼下她累的是连站起来的劲儿都没了,只能歉意的摸了摸丹年粉嫩的脸蛋。 正在这时,院门口传来一声响,听到一个年轻妇人的声音:“言嫂子在家吗?” 慧娘强打精神开了院门,看到一个年轻夫人拎着一个盖着蓝花布的篮子,手里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认出了是第一天下午到偏院来拜访过他们的一个年轻媳妇吴氏,村西头立丰家的。赶紧把他们让到了堂屋里面。 丹年打量着这对母子,虽然都是旧衣服,可都洗的干净,头脸也不似一般乡下妇人小孩,收拾的整整齐齐。 吴氏手里牵着的小男孩,眉清目秀,稍显瘦弱。一双眼睛安安静静的看着地面,一看就是个脾气温顺的孩子。 慧娘摸不透吴氏来这里的目的,招呼着吴氏坐下后要给吴氏倒茶。吴氏连忙推辞了,一时间无话。 吴氏看到沈钰在一旁认真的读书练字,有些讨好的跟慧娘道:“这是阿钰少爷吧,将来肯定有大学问。” 慧娘连忙笑道:“丰嫂子你可太见外了,都是一家亲戚,叫啥少爷啊!”说着摸了摸吴氏身边孩子的头,笑道:“这是嫂子的孩子吧,长的真是好看。” 吴氏拘谨的笑了笑,“这孩子小名叫小石头,乖的很,就是不爱说话。”语气有些忐忑。慧娘一时也猜不透她想干什么。 小石头察觉到丹年在看他,抬头看到了丹年,温柔的冲丹年笑了笑。 吴氏将带来的篮子放到桌上,打开蓝花布,篮子里满满一篮鸡蛋,白生生的,有的上面还粘着稻草。 丹年吓了一跳,农村人眼里,鸡蛋可不是用来吃的,而是拿来换些钱补贴家用的。很少有像丹年这样天天拿鸡蛋羹当饭吃的。 当时朱氏看到了,还跟慧娘嘀咕,说丹年一个丫头见天拿鸡蛋当饭吃,就是儿子,也没这么精细养着的。 眼前的吴氏拿了这么重的礼,自己家里并不宽裕,肯定是有所求了。 慧娘小小吃惊了下,推辞了,“乡里乡亲的,丰嫂子这么客气干啥,论理是我们先要去看看老太太的。这不我们刚来,要忙着盖房子。这鸡蛋还是拿回去吧。孩子还小,拿回去给孩子吃吧。” 吴氏让了几次,慧娘坚持不收。才红着脸,说出了来意,原来,她这几日看到沈钰每天都读书练字,听说是沈立言教的。 沈立言又是个能文能武的,做过京城的武官,要是小石头能拜沈立言为师,那岂不是比到村子里的私塾上学强上百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