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冠_第二十二章 相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相王 (第1/2页)

    第二十二章相王

    “我若不为自己着想,更有何人为我着想呢?”在心里默念着,绿云捏紧隐在袖底的手掌,抬起头来望着正好回过头来看她的李元,依然不改脸上温和柔顺的笑容。

    李元却在唇边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回过头去自与李仪说笑。

    穿过回廊,步上石径,迈进院落,便是一片茂密的竹林。自密竹浓叶后,隐现硕大的斗拱,飞翘的屋檐。屋脊上的鸱吻简洁而粗犷,碧色的琉璃瓦迎着阳光反映出斑驳的彩光。

    绕过竹林,便能望见宏丽的“清澜堂”。虽然这里并不是正房,比不得府中前宅的“银安殿”辉煌华丽,可比起五王宅的屋宇却另有一番气象,到底亲王府比起郡王府的规格还是升了一级。

    朱红的莲花柱撑起前廊宽大的屋檐,檐下是宽阔的石阶。拾阶而上,还未走进“清澜堂”,隔着直棂窗就听到里面低声的咏叹之声:“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燥野风秋……”

    这首诗却是上官仪所做。虽然之前上官仪因得罪了武皇获罪而亡,可他的才学却一直是武皇喜爱的,就连现在武皇贴身的女官上官婉儿亦是上官仪的孙女。

    这首诗从意境、用句来看,并不算上乘,可是另透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调,很得春风得意的士大夫们的喜爱。只是,这样的情调,怎么听都觉得与父亲大人此时此刻的处境不是那么相衬啊!

    李元勾了勾嘴角,垂下眼帘,笑得有些阴郁。

    何其可悲,也曾顶着“帝王”之名,如今却要囚于这小小的相王府中,沉郁度日。别说外出,就是连吟首诗也要拣着没有什么忌讳的来吟,生怕被人逮到把柄,一状告到武皇面前去。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乐趣?

    被李仪于旁一扯,李元抬起头来,嘴角那一抹笑意敛去。随在李仪身后,神态恭谨地走进了房中。一举一动都与在前面半步的李仪一样,做得一丝不苟,神情也是既恭敬又乖巧,十足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女儿。

    放下手中的诗集,李轮抬起头来,微微一笑。清癯的面容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相王李轮,还有另一个名字,曰“旦”。还在位时,他就是用着那个名字。就如同现在的太子李哲之前在位时用名李显一样。处于逆途时,两兄弟不均而同地把名字都改了。

    李元一直都不明白,父亲大人与伯父这样更改名字是为讨个吉利还是有所避讳。只是,这样的疑问到底只能埋在心底。

    微微抬头,眼角上扬,便看清父亲大人仍是穿着一袭灰色的宽袖大袍,头上亦未着冠,只是用一角方巾裹成髻。如果是不认识的,定然会把这个衣着随意,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当成是一个乡野儒士,而不是一个曾经登上过帝位的男人。

    听说,伯父与父亲大人从相貌到性情都更似仙逝的祖父,有着柔情温善的一面。远不如堂兄之父、二伯父贤英武果敢。可现在,曾经被人赞为必为一代英主的贤早已魂归黄泉,甚至死前只是一个获罪的庶人。反是资质平庸的还活在这世上……人活一世,锋芒毕露未必是一件好事呢!

    “元元……”听到李轮带着笑意的低唤,李元不禁坐正了身体作出倾听之状。可是相望的眼眸却仍显得冷淡,没有太多的情绪。

    望着李元的眼神,李轮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沉默片刻才低声道:“你们去吧!”竟似把原本要说的话又咽了回去一般。

    李元垂眉浅笑,站起身便要退出。李仪却是望着父亲,迟疑了下又柔声道:“大人,还请您多多保重身体。”

    李轮微笑着挥了挥手,没有说话,只是慢慢转过身去,持起手边的诗集。只是,不知为什么,持着书卷的那只手指节却是泛上淡淡的青白之色,似乎是抓得很紧。

    看着父亲的背景,李仪咬了咬唇,强忍了要冲出眼眶的泪水,挽了李元正待转出,却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还有请安问好之声。

    目光一闪,李元收住脚步,在听到“冯孺人安好”的问安声时对着李仪掀了掀眉。无声地道:“真是巧呢!”

    入得门来,那身材高佻,容貌艳丽,又精心化了个梅花妆的妇人立刻便笑出声来:“两位小娘子却是有口福了,正好尝尝我熬的燕窝。”

    这双十年华的丰满妇人正是由武皇赐下的孺人冯氏。因近年受宠,相王又是个没有什么脾气的人,故而说话也很随便。

    同李仪姐妹笑语数句,冯氏走到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