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备嫁 (第1/2页)
回到自己紫笙院,罗逸芷遇到母亲院子里管事章嬷嬷。 “五小姐回来了?”她脸上堆满了笑意,凑到小主子跟前,“夫人让老奴在这候着,请您一回来就去正院。” 罗逸芷“嗯”了一声,就带着丫鬟春香,到里屋换衣服去了。留下她一人在那儿发愣。 望着五小姐的背影,章嬷嬷半天回不过神来。寻思着总觉哪里不对劲。 自从夫人从庄子上回来后,五小姐跟母亲就有了些许疏离。等年节的宴请都完后,她发现以前一向活泼开朗,有时仗着公爷宠爱,甚至有些骄纵的公府小姐更是不见了。 以前她爱窜门子,也爱把朋友邀到家里来玩。自从在府中闺学里,学过一些琴棋书画后,更是喜欢把小姐妹请到湖边的水榭里玩耍了。 去年春末,老一辈姑奶奶回京探亲,带来她夫家侄女陆姑娘后,五小姐开始迷上画画。后来,听说四少爷拜了名师,哥哥出门时,她总想跟在后面一起去。不过,自那以后,性子越越发静了下来。 再后来,夫人被送到别庄上养病,她和八少爷跑到国公爷那儿闹未果,在府里跟姐妹们开始一起老实上学。至于正月过完,像变了个人似的。直到几天前,夫人才让她跟五小姐身边嬷嬷多聊聊,尽可能了解五小姐在郡主府的情况。 想到这里,章嬷嬷重重叹了口气。 见女儿来了,曹氏吩咐旁边的丫鬟春娇,给五小姐搬来杌子。又安排春芳到厨房里,帮她把替女儿备的燕窝,马上给端过来。 “在郡主府学得怎么样了啊?”曹氏抚摸着女儿的手。关切地问道。 罗逸芷起身回话:“禀母亲,女儿学得尚可。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曹氏有些诧异,把女儿按下,嘱咐道:“跟娘亲说话,不必这样生疏。” “可袁嬷嬷说,要想养成良好礼仪习惯,就得生活中对谁都执礼,时刻得注意些……”罗逸芷的神态怏然,想起她们的议论的,不知自己现在。还能否扳得过来。 曹氏有些诧异,连忙问道:“袁嬷嬷是谁?” “郡主府的管事嬷嬷,以前是从宫中出来的。”罗逸芷见母亲提起,眼巴巴望着她。轻声说道。 虽有她派去的嬷嬷和丫鬟。贴身跟在女儿身边。曹氏还是不太放心,不动声色地问道;“她们还说了些什么?” “袁嬷嬷还说,大户人家教女儿。从十岁起,就要请教养嬷嬷跟在身边指导……”说到后面,她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了。 曹氏猛然一惊,面颊微微发红,心里暗自后悔。 她怎地把这事也给忘了? 当初是见过三房的萱姐儿,从十岁起就请了从宫中出来的教引嬷嬷。只是她出嫁日子久了。等自己女儿到这岁数时,把这事又彻底给忘了。也怪太夫人走得太早…… 随后。曹氏又转念一想,若她不及地早走了,她日子恐怕没那么好过……念及此处,她也就释然了。 罗逸芷目光灼灼,似乎瞧出母亲脸上哪里不对劲。曹氏见了,忙掩饰道:“娘亲不是出去养病了吗?还没来得及去请嘛!这就帮你请个从宫里出来的嬷嬷。” 罗逸芷点了点头,端起汤盅开始低头喝起,丫鬟刚递过来的炖品。 见女儿不再看她了,曹氏心里琢磨开来。 就在前几年前,国公府宣布世子去世后,她清理继子的苍筠院时,借机把闺学里的那位嬷嬷,也一并打发走了,谁让她跟三房的龚氏走得近呢! 这事也得埋怨嫂子安氏,她是京城大户人家出来的,也不提前知会一声。旋即,她又想到嫂子尴尬的出身,好像怪不上她……本来是外室女,十三岁才接回安府的。 对面的罗逸芷,好像完全不知母亲的心思,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她还问郡主身边的莲蕊,教导礼仪的嬷嬷,是几岁到郡主身边的。结果一打听,才知道也是十岁。听说袁嬷嬷讲,郡主的姿势礼仪,连太后娘娘第一次见到都夸赞了。” 曹氏本来有些心不在焉,一听提到了未来的媳妇,就留心注意了。 听到此言,曹氏错愕不已:难不成道杨氏会那么好心,一到年纪就为继女请了教引嬷嬷。她不是把那姑娘恨入骨髓吗?难道传言有误不成?不过,她们也不该当着女儿的面,说起教养嬷嬷的问题,这不明摆着,要打自己的脸吗? 想到这里,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