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没得选择 (第2/2页)
竟会如此。 关键是这样的案列还不止夏奶奶一家,根据宋伊水的描述,村子里面还有两家都是类似的情况。 更扯的是,宋伊水说这样的结局还算是好的,在隔壁村子,还有的住户一日三餐都沒有保证。 或许是看出莫天跃兴致受到了影响,宋伊水把话題带到了别处:“听他们说你在外面是大老板。” “可以这么说。”莫天跃诚实道。 “一年能赚多少,有沒有一百万。” “不止,”莫天跃考虑了一下措辞道。 宋伊水咋了咋舌:“真赚到大钱了,要不我出去跟着你混。” “只要宋叔叔允许你出去,工作的事沒问題。” “你帮我劝劝父母嘛,你的话他们应该会听的。” “真想出去。” “是啊,在家他们隔三差五就让我找男朋友,出去自由些。”宋伊水期待道。 “你现在不小了,我也建议先结婚。” 宋伊水无奈道:“你不是高中生吗,怎么观念和他们一模一样。” “连男人都是成家了再立业,更何况女人。” “我还不打算结婚,我准备先赚钱,最好是赚很多很多的钱。” “然后呢。” 宋伊水一脸憧憬:“如果可以,我想办一家类似红十字那样的慈善组织,力所能及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打量了一眼童年的玩伴,这一刻的宋伊水、在莫天跃眼里,竟然是那样的美丽。 或许是莫天跃眼神太吓人,宋伊水脸红了一下,视线转向别处道:“是不是特好笑,我现在工作都沒有、连给夏奶奶送点好吃的也需要偷偷摸摸,更别说帮助别人了。” “会实现的。”莫天跃喃喃道。 宋伊水现在是什么也沒有,可对方却一心想着帮助更多的人;自己呢,虽然隔三差五的建了几所希望小学,可更多的时候,莫天跃都是想着怎么赚钱,根本沒有往这方面考虑。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可自己似乎只记住了如何提高自身的能力,却忘记了肩负相应的责任。 反思了一会,莫天跃和宋伊水又聊了几句,后者有事离开后莫天跃带着顾谦在村子里面逛了一圈,期间还和村子里的几个老人交谈了不少时间。 结果另莫天跃唏嘘不已,他开始还以为煤矿办起來后,村子里面的人不说荣华富贵,但奔向小康完全不成问題,哪知道自己还是孤陋寡闻咯些。 简单來说,村里去煤矿上班的,除了在采面工作的那几个,其他人的工资并不高。就是在采面工作的那几人,说难听点也是用命换钱。 今年年初的时候,煤矿就发生了一起事故,三死一伤,村子里面就有一位、享年二十九岁。 悲哀的是,煤矿老板只用了三十万,结局就皆大欢喜。三十万一条人命,莫天跃光是想想就浑身不得劲。 更扯的还在后面,出了这起事故,去采面工作的人不但沒有减少、反而越來越多。甚至很多人把家里的鸡鸭送给矿上的管理人员,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一份危险的职业。 莫天跃还特意去拜访了死者的家属,除了死者父母谈起儿子的时候脸上还有一点伤痛外,死者的妻子和七岁的女儿,居然生活的有滋有味。 “不就是钱吗,少挣点不行啊,为什么非得拿命去换。”莫天跃摇了摇头。 一直沉默的顾谦开口道:“有些时候,我们根本沒得选择。那些抢劫偷盗的,其中不排除好吃懒做之辈,但大部分却是被生活逼上了绝路。 “可以去工作啊,有手有脚的,还能饿死自己。” 顾谦叹了一口气道:“大哥,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份养家的工作。这些年我认识的人中、很多都沒有上过学,别说找一份轻松的工作、就是做苦力也沒地方去。” “那就回家种地啊,我家小时候就是这么过來的。虽然吃穿差了点,但好歹生活有保障。” “或许是因为嫉妒吧。”顾谦不确定道:“如果周围的人都种地,大家生活水平差不多,那肯定沒问題。但如果某一家富裕了,生活水平有了提高,那其他人肯定会想:同样是人,为什么别人可以天天大鱼大rou,而自己却不行。” 互相攀比吗,莫天跃考虑了一会,貌似这样的解释还真说得过去。就像小时候读书,母亲总会在耳边唠叨:你看 某家的小孩考了多少分、你考了多少分,都是一个老师教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以此类推,那换成现在就是:你看某某家建了几栋的房子、某某家今年挣了多少,难道换成自己家就不行。 再沒有去努力之前,沒有人会承认自己比别人差多少;但人的能力确实有高有低,所以通过奋斗失败后有些人学会了接受现实,而有的、学会了歪门邪道。 PS:能力只到这了,大家将就看吧。本來想解释几句现在的农村怎么缺少了小时候的那份淳朴安宁,但写出來的理由貌似牵强了些。 攀比,恩,适当的好胜心可以有,但别过了,很多事情过犹不及。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