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 惊奇 (第2/2页)
怎么样?听说靖州那边自古以来就缺水,还多匪患。” 许爱丽看着外面面黄肌瘦的那些穷苦百姓,多少有点儿忐忑不安。 要是靖州的情况很糟糕,他们这会儿过去,不是给许薇姝添乱。 老太君是让他们给姝娘送东西来的,可肖氏,那位夫人的意思,大家心里头都清楚。 肖氏是打算让许薇姝出点儿银钱,好让国公府渡过难关。 许爱丽手里还攥着一笔姝娘留下的银钱,打算给姐妹们当嫁妆,她很清楚姝娘的性子,那姑娘以前傲,现在却是个心善的,对姐妹也关心,如今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她绝不会不管不顾。 可——王爷会怎么想? 要是王爷把自己几人,当做打秋风的亲戚,再因此迁怒了姝娘……许爱丽越想越觉得,她还是报喜不报忧吧,把东西给了姝娘就赶紧走,不要多留,省得再给她添麻烦。 许爱丽也不是只为许薇姝着想,她多少还是觉得,若姝娘和安王的感情好,多少更容易照拂他们这些亲人,若是两个人闹得不愉快,对他们也没有好处。 一路千辛万苦,终于到了靖州。 有好几回,三个人都打了退堂鼓,要不是回去一样难,说不定他们都不愿意继续走了。 “这……这就是靖州府?” 许茂竹目瞪口呆。 其实一进靖州地界,他们就隐隐约约发现不同。 外围还正常些,就是经常能碰上从周围,甚至更远的州、郡逃来的人们,到处是扶老携幼,匆匆而至的人群,连许茂竹他们,要不是跟着商队,说不定都被当成难民。 即便是跟着商队,他们还是去做了一次什么检疫,让医生开了一大堆苦药汤子灌下去。 换了以前,阿蛮非要发飙不可,可这一路上,大家没少受委屈,但凡进城门,都少不了要给守门的兵丁一些好处,否则身上的东西还不都给扒走? 现在这点儿小事儿,谁都不会放在心上了,和他们经受的其它折磨比,喝点儿药算什么! 进了靖州地界,三个人都觉得有点儿怪,也说不出具体哪里怪,或许是面黄肌瘦的灾民虽然也有,却没有其它地方的那种腐烂一样的气息,他们同样饿肚子,可眼睛是活的。 也或许是,这里秩序井然,来来往往的商队很多,也显得特别热闹,根本就没有他们一开始想象中,盗匪横行的场面。 等到真正看到靖州,看到那高大的城池,走在平坦宽敞的路上。 许茂竹的腿都开始发软。 只看城门,这里或许不比京城繁荣,却绝对比京城更壮阔,感觉也不同。 他好歹还能说话,阿蛮和许爱丽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周围有几个正站在道边喝茶的老汉,就笑道:“新来的?来来,喝口茶,你们是经商啊,还是务工?要是想常住,就得先去衙门领个证儿,天黑衙门可不办公,现在去正好。” “……” 衙门…… 许茂竹半晌没说话。 三个人面面相觑,都以为这老汉耍他们玩呢。没想到,同行的商人到有个管事的过来,笑道:“二位听说是来找人?你们要是有亲戚,去投亲戚也行,不过,就是投了亲戚,还是要先去衙门把证给办了,要不然不大方便,我们去登记,顺便看看什么时候开展销会。” 许茂竹一下子就觉得,自己读了十多年的书,全都白读了,根本听不懂人家说什么。 寒暄几句,双方分了手,许茂竹带的盘缠也几乎不剩下什么。 三个人就一边打听,一边向王府的方向走。 这到不难,整个靖州最繁华的,就是王府附近的街市,最显眼的,就是那座看起来不大的王府。 道边绿树成荫,地上干干净净,行人或许匆忙,或许并不富裕,但一个个精神抖擞,甚至看不见乞丐。 一个乞丐都没有。 许茂竹并不询问,却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听说王妃专门使人给你们家打了一口井?你个老太婆还真有福气。” 走着走着,耳边就听有人絮语。 扭头看过去,都是些寻常百姓,中间有个头发雪白,看不出是多大年岁的老人,坐在石凳上嗑瓜子,听人这般说,脸上就露出几分笑意。 “我们家大柱儿一共替咱们靖州,挖了十三口井,王妃见他要出去做工,我年纪大了,挑水不方便,正巧我那院子里又有水脉,才命人就在我院子里挖了一口,咱们靖州的水,可一点儿都不苦。” 他们都是一口一个‘咱靖州’‘咱靖州’,说得分外亲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