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定神 (第2/2页)
和一切行动; 地魂扎根于气海,动静唯如,主力量之源泉。 他慢慢陷入了一种似醒未醒,似睡未睡的状态,随着时日迁延,三魂观想越来越清晰,直至动念之间,三魂尽显。 幸得无名已是先天之体,有较强的辟谷能力,才能一口气坚持这么久,但终就还是被一阵饥饿感拉回现实,不得不停下来祭奠一下五脏庙。 休整一夜后,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无名又开始尝试三魂融合。 融魂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三魂互相吞噬,大鱼吃小鱼,最后三魂一统,该法收效神速,但有可能损失部分灵魂功能;另一种是三魂相互磨合,比较安全,但时间较长。 无名不缺时间和耐心,选择了后者。 首先要将天魂下移到神庭xue,让人不解的是,就是这小小的一窍之隔,居然有一种寸步难行的感觉,为何? 因为天魂有一种往上飞升的天性,行百步退五十! “怪不得人们都说,人死后灵魂会升入天国!” 当他小心翼翼地将天魂位移到神庭固定下来时,早已是汗湿衣襟! 人魂的移动却出人意料的轻松,似乎意念一到他就自行的游到了神庭xue中,不由得准备吃大苦的无名轻吁了口气。 但在位移地魂时,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那地魂居然重逾万钧,稳如泰山,寸步难移! 无名集中了全部精神观想,奈何始终如蚍蜉撼树,难道,就此功亏一篑? 无名大脑极速运转,苦苦思索脱困之法,为何地魂不能移动? 地者,大地也,代表的是力量之源,凡人离开大地就失去了依靠和力量,丹田气海相当于人体中的力量源泉,地魂离开气海岂不是失去行动力? 也罢,地魂不能上移,就让天魂、人魂下移! 考虑到单独下移天魂很难,人魂则轻松随意,于是灵机一动:“让两魂携手下移是什么效果?” 于是观想天、人二魂双手互握,取天人合一之姿,缓缓向下旋转。 “果然有效,吃了天地元胎后,我的脑袋似乎比之前好用百倍!” 不到一刻,天人二魂就下沉到了丹田气海,接下来该融合三魂了。 无名通过观想,使得天魂在上,地魂在下,人魂居中,然后由慢到快逐步旋转、磨合。 顿时感觉天地倒悬,万物疯晃,头昏脑胀、愤懑恶心,有一种即将爆体的恐慌在心中蔓延,全身汗出如浆! 但这些都被他咬牙挺住,并默默念叨:“成功!成功!我一定要成功!融合!融合!虽死不辞!” 不知道过了多久,无名全身微微颤抖,头上的汗水蒸发成阵阵白雾,从头顶袅袅飘起。 气海中,三魂终于脱离人形,合而为一,形成了一个核心血红,中间紫红,外围橙红的三色太阳,核心部分隐隐似幽灵跳动。 这就是传说中的阳神么? “魂魄修炼果然艰难,我如此强大的灵魂能量尚且差点功亏一篑,一般鬼修要定神成功不知要何年何月?成功的机率有多少?” 感叹间,无名放开了对阳神的精神控制,那三色太阳遂如初升的朝阳,冉冉而上,自动归位到头部神庭xue中,突然,绽放出了耀眼的神光! 定神第一步取得圆满成功! 刹那间,神识诞生,感知范围如电光辐散,扩大到原来的两倍! 内视更加通透,经络纤毫毕现,气血汩汩,xue窍幽深,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无名忍不住心头的狂喜,发出了一声虎啸龙吟,惊得树上几只鸟雀都“啪嗒”几声掉下地来! 他慌忙学慈云寺里的僧人道了声“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根据上古传说,只要不断壮大阳神,炼化阴气,最后经受住雷劫,洗尽铅华,就可以纯阳之气飞升仙界。 不过《鬼修初解》却是主张魂魄齐聚,性命同修,阴阳相生,成就仙佛,须得先走阴阳合一的道路,再壮大元神,属于另一种修炼方向。 无名经历过地心阴阳湖,直觉到阴阳相生平衡的方式应该有更多玄妙。 不过他刚刚定神成功,管不了那么多,先巩固阳神才是当务之急。 阳神的巩固,主要是观想和吸收阳和之气,连续七天后,无名略作休息,整理下修炼心得,意欲趁热打铁,尝试下凝聚七魄。 他再次沐浴更衣,冥想入静,观想七魄。 七魄为黑色动物形,什么动物? 无名反复观想,心到:“既然是观想出来的动物,残留着动物的本能,那就按七魄的属性来吧!” 尸狗,主警觉,那就观想成一只嗅觉灵敏的黑狗; 容贼,主吞噬,观想成吞噬一切病害的乌贼; 除秽,主清洁,观想成黑蚯蚓; 臭肺,主呼吸,观想成吐水泡的黑金鱼; 雀阴,主滋阴壮阳,观想成黑参精; 非毒,即散毒,观想成呈放射状的黑刺猬; 伏矢,即糟粕,观想成发酵的醪糟坛子,化腐朽为神奇。 …… 大约反复了一月之久,终于感觉七魄分别藏于五脏、脑门、便门。随着七魄显化,似乎全身气血越来越旺盛,难怪乎七魄主物欲,原来就是体魄的七大属性! 休息数日之后,无名意欲一鼓作气,观想七魄合一,成就阴神,进而阴阳合一,进阶元神之境。 奈何cao之过急,事有不顺,虽然殚精竭力,七魄却如蚍蜉撼树,纹丝不动。 反复观想三百余遍,始终不得其法,最后不得不暂停修炼。 “闭门造车,果然走不了多远,看来还是太急功近利了,或许上了倚天山,得名师指点,会简单得跟吃饭喝水一样也未可知?” 待到守孝期满,无名跪拜了母亲,贴身藏牢《噬魂天书》和《鬼修初解》,久久凝视着自家的茅屋,流露出一丝不舍,最后长吁了一口气,毅然转身往高城山山顶而去。 他心里默念着上古一位圣人的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萧瑟而孤寂的一袭青衫渐行渐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