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4章 梦回二十 教训 八 (第1/2页)
““正值宝玉走来,见了这般形况,问是怎么了。贾环不敢则声。”,是贾环怕宝玉,贾环就认为所有人都怕宝玉, ““宝钗素知他家规矩,凡作兄弟的,都怕哥哥,【庚辰双行夹批:大族规矩原是如此,一丝儿不错。】”,宝玉对贾琏和贾珍似乎谈不上“怕”吧, ““却不知那宝玉是不要人怕他的。”,宝玉如果知道有人“怕”他,一定会非常地不自在, ““他想着:"兄弟们一并都有父母教训,何必我多事,反生疏了。”,这是正理,即宝玉有很多想法绝非脂批们认为的呆和痴,其实不少首先是相当合理,然后不少还相当超前的,即是完全超出当时封建思想的诸多虚伪束缚的, ““况且我是正出,他是庶出,饶这样还有人背后谈论,【庚辰侧批:此意不呆。】还禁得辖治他了。"更有个呆意思存在心里。【庚辰眉批:又用讳人语瞒着看官。己卯冬夜。】”,宝玉能知晓贾环最敏感的正出和庶出心思,其实,宝玉对于同辈的兄弟也好,姐妹也好,对他们的“正”的心思是很了解的, 宝玉唯一不了解的是“不正”的心思,甚至会认为怎么会有这种事发生、这种心思产生, 在第七十七回王夫人对众丫环下手时,宝玉就曾经说过类似的话,原文如下: “宝玉又恐他们去告舌,恨的只瞪着他们。看走远了,方指着恨道:“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子更可杀了!”守园门的婆子听了,也不禁好笑起来,因问道:“这样说,凡女儿个个是好的了,女人个个是坏的了?”宝玉发恨道:“不错,不错!””,这便是宝玉对那些“不正”或“坏”的心思的几乎完全不能理解, 而这些都是要宝玉在八十回后几乎要完全了解甚至要了解到最本质的! 足见八十回后的内容和情节的极其重要和丰富性! ““--你道是何呆意?”,曹雪芹对宝玉的反话又来了,因为不合当时的封建思想和教育,因此,曹雪芹对宝玉的相当多的思维、想法及至思想都采取了道“呆”言“痴”,而脂爷们竟然在批中也直接大批宝玉之呆和痴,可见脂爷们最擅长的就是将曹雪芹的反话正说,而将曹雪芹的正话反说, ““因他自幼姊妹丛中长大,亲姊妹有元春、探春,伯叔的有迎春、惜春,亲戚中又有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等诸人。他便料定,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哈哈,这里确实是曹雪芹对宝玉的实录,因为宝玉确实是如此,而且非常“巧”的是,宝玉的这些姐妹们绝大多数都是聪慧之人, 但曹雪芹的内心或在红楼梦中提供给众看官的另一个内容是,红楼梦中的男子,或者说当时或者说封建社会的男子们,恐怕“渣滓浊沫”是相当不少的! 而女子们特别是“女儿们”即年轻的女子们,确实相当多是灵秀的!而封建社会,宝玉所说的“嫁了人的女子”怎样怎样,也是封建社会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熬成类似王夫人赵姨娘邢夫人那样的,当然也肯定不是全都那样,象贾母就不是, 但宝玉要了解更多的实际的而不是想象中的当时的“渣滓浊沫”的男子们,还必须在八十回后!当然,宝玉在八十回后也认识和见识了如“俊兰”们, 前八十回,宝玉了解到在贾府之外的一个此类男子其实就是贾雨村,宝玉对贾政让自己去见贾雨村是非常不愿意的,足见宝玉对贾雨村的印象, ““因有这个呆念在心,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混沌浊物,可有可无。”,哈哈,这个更是实录,即在宝玉如此的年纪,而且如此纯真早慧尤其是情感早慧的心灵中,又有周围的贾府的各男子作一个“参照”,是真有这种心思的, ““只是父亲叔伯兄弟中。因孔子是亘古第一人说下的,不可忤慢,只得要听他这句话。【庚辰侧批:听了这一个人之话,岂是呆子?由你自己说罢。我把你作极乖的人看。】所以,弟兄之间不过尽其大概的情理就罢了,并不想自己是丈夫,须要为子弟之表率。”,自然是所谓兄长要有兄长的样和尽兄长的责任, 这里却可看出,这话中虽然有小小的讽刺,但宝玉对孔子还是比较尊敬的,与宝玉说的八股书中除四书外都不是书也是一致的, 但宝玉有宝玉自己的理解,一个当然是不能曲解了,即如四书的本意不是来限制甚至压制人性和天性的,二个更不能恶解,反而成为封建的严酷统治甚至压迫工具,三个就是要带有人性,四个就是象宝玉这样要带有灵性和其天性, 因此,综合以上,以宝玉当时实际的情况,才会得出“弟兄之间不过尽其大概的情理就罢了,并不想自己是丈夫,须要为子弟之表率”的宝玉的结论, 曹雪芹这里分析得很详细,恐怕也正是在说,恐怕不要对一个人从小到大以同一标准来要求,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