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9章 梦回二十 意识 三 (第1/2页)
““宝玉点头叹道:"这又不知是那里的帐,只拣软的排揎。”,宝玉这话恐怕也大有讲究,即宝玉一直认为袭人是“软”的,正合之前所说,宝玉很长时间内对王氏集团的所有人的私密心思是几乎完全不晓的,(XX注:越来越觉得越来越多的原文在证明大白纸之前所说的越来越多的推论(外人注:你也开始拍马屁了啊?(XX注:…我错怪你了好不好))) ““昨儿又不知是那个姑娘得罪了,上在他帐上。"”宝玉对所有“不好”的事都绝不会怀疑到“性格极好”、而且与自己有云雨之情的袭人身上,虽然这件事他确实算是估计对了,虽然事情本质并非如此,但之后许多事他便很难能想到了, 这是宝玉初期看事只看“表面”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曹雪芹如在这里相当明显要表述的, 象这里,“昨儿又不知是那个姑娘得罪了”,确实猜中了,即出发点正是有一个小丫环说话的用词和语气首先得罪了李嬷嬷, 再加上凤姐儿说的李嬷嬷今天打牌输急了,于是便爆发了, 而同时也说明,一般这样的事,宝玉甚至首先更会怀疑如心直口快的晴雯,而不是袭人, 这其实也在为之后袭人告密间接赶走晴雯在做各人“思维”上的伏笔, 即,在曹雪芹内心中,象晴雯被驱赶晴雯之逝在红楼梦中是一件很大的事,必须要在之前几乎能交待“端倪”的所有情节的细节中都要交待, ““一句未了,晴雯在旁笑道:"谁又不疯了,得罪他作什么。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不犯带累别人!"”,这话便是上述所说的“情节的细节中的端倪”, 因此,必须要对这话进行“分解”,不但能知晴雯和袭人这两人的内心甚至本质,更能为之后发生的一切而来佐证, 其一,“谁又不疯了,得罪他作什么,”,一个是晴雯在证明,得罪李嬷嬷的人不是晴雯自己, 其二,当然从这句话中可见晴雯的性格,不但心直口快,而且说的话中不少是涉及到本质的, 即“疯了才得罪李嬷嬷”,谁不知道李嬷嬷一个是老糊涂了,一个是正如凤姐儿所说的专门“排揎宝玉的人”,得罪他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其三,“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不犯带累别人!”,这是核心要点! 这里首先“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这句话比较复杂,因为晴雯应该确实知道这件事的起点是那丫头对李嬷嬷说话的不客气, 似乎这有本事承任是指那位丫头, 但这件事的本质却就是袭人所谓当时“极不公平”的竞争,让宝玉十分“看重”袭人,而让李嬷嬷心生甚至极度不满和嫉妒而造成的! 因此,这句“不犯带累别人!”其实是直指袭人的! 即晴雯此时恐怕已经知道袭人与宝玉偷试云雨之事, 甚至袭人那些所谓约法三章的事,晴雯都可能是知晓的, 即晴雯之后对麝月所说的那些“你们瞒神弄鬼的,打量我都不知道呢!”,证明晴雯正对袭人之前所做的那些事都至少是“耳闻”了的,因此之后才对这些事已经相当“警觉”, 以及因此当然的宝玉对袭人的格外心意, 而晴雯因这些事对自己的未来的应该是相当不公平,肯定是有所郁闷甚至相当郁闷的, 因为不但晴雯知道,恐怕这里的大丫环都知道,贾母将晴雯放在宝玉身边,正是因为贾母觉得晴雯这个人很好,是准备给宝玉将来作类似姨娘的,这个在贾母之后的话中都有证明,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晴雯却真象黛玉一样,是真的对宝玉有感情, 因此,晴雯对袭人,黛玉对宝钗,其互相的“可比性”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当之强的! 也能帮助众人能更清晰更从内心更本质地认识这四个人! ““袭人一面哭,一面拉着宝玉道:"为我得罪了一个老奶奶,你这会子又为我得罪这些人,这还不够我受的,还只是拉别人。"”,这句话也几乎尽显袭人内心之缜密,真是让人感叹晴雯实在不是对手! 其一,“为我得罪了一个老奶奶,你这会子又为我得罪这些人”,这话几乎是在说宝玉为了她竟然得罪了这么多人,几乎是在向众人“宣布”自己有多“重要”, 而“得罪这些人”,更是将自己从这些丫环中“鹤立”起来! 即说白了,袭人这话几乎是在对众丫环说甚至尤其是在对晴雯说:你有什么和我争的,我在宝玉心中比你重要得多! 因为,袭人连李嬷嬷的话中有话都能听得出,更不用说晴雯说的这些话了! 其二,“这还不够我受的,还只是拉别人。”,更是显得袭人很照顾“大局”, 即袭人对外显得是很照顾大局的,即息事宁人,本来这也没什么错,甚至还是优点,至少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冲突, 甚至包括之后宝玉作样子要赶晴雯走,袭人的所谓跪地向晴雯求情, 但那却是一个假情,一个是袭人一贯的当然不能在众丫环尤其是宝玉面前暴露自己,另一个袭人也知道当时只是宝玉一时来气,晴雯在那时是根本不可能被赶走的, 而袭人的记仇性却是相当强的,象晴雯这里如此“明显”的话,恐怕早已在袭人心中记下甚至相当大的仇, 以及之后与晴雯的一些明明暗暗的冲突,以及众丫环说的一些类似“哈巴儿”之类的话,袭人那句类似“你们这起烂了嘴的!…一个个不知怎么死呢!”,却真的在之后就完全发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