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二章 学历门爆发 (第2/2页)
的轰动,并迅速进行了报道。申正娥学历造假案终于浮上了水面。 在报道中,媒体不仅揭露了东国大学在明知申正娥学历有假的情况下仍强行聘请她担任教授这一事实,还披露,在5月份进行的光州双年展艺术导演候选人的投票中,11名审查委员只有一人投票给申正娥。但是,双年展财团理事会却以得票最多者谢绝担任为由,将申正娥选任为艺术导演。所有的事件都在表明,申正娥背后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因此,韩国媒体呼吁,检察机关应对此进行彻查,坚决杜绝“假学历”现象发生。 迫于媒体和公众的压力,7月11日,申正娥任教的东国大学称,耶鲁大学证实申正娥的美术学博士学位证书是假的,她根本未曾在该校就读。而美国堪萨斯大学和堪萨斯州立大学证实,申正娥所称的在这两所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是捏造的,她向东国大学递交的论文也是抄袭的。随即,光州双年展基金会立刻撤销了申正娥总策展人职务。 4天后,申正娥秘密逃往纽约。 至此,申正娥创造了两个记录:她不仅是光州双年展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策展人,也是任职时间最短的一个,由其所创造的美术界灰姑娘神话也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申正娥的假学历事件还给光州双年展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不仅光州双年展27个理事集体辞职,表示为申正娥伪造学历负道义上的责任,光州双年展也将第一次举行没有主题的展览。 光州国际双年展始创于1995年。是韩国政府为了转移民众对“光州惨案”注意力,迎接1988年汉城奥运会而设立和推广的众多“光彩工程”之一——此后政府还推广了光州电影节、光州泡菜节,但都不及双年展有名。举办双年展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艺术上的交流,提高韩国的国际地位,也为本土的艺术家们打响知名度,同时也是为了消弥光州人心底的伤痛。 因为是政府主导,所以从创办开始,一直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政府平均每届至少投入1200万美元作为活动经费,就经费而言,仅次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双年展设大会执行主席一名,总策展人一名,还有20个常委和7个顾问,同时邀请韩国和国际策展人组成策展团。总策展人由常委和顾问会推荐产生,负责确定当届双年展主题、邀请艺术家。 但是双年展的总策展人却一直都很难产。第三届策展人崔民在硬是被舆论压力给逼走,导致第三届双年展延期一年举办,变成了三年展。而接手崔民在的吴光洙也没得好,一直谣言和批评所困扰,最后不得不诉诸法律。所以此后的双年展对总策展人更是精挑细选,在申正娥之前,总策展人年纪最小的是50岁,不是博士都至少是硕士。 也正因如此,申正娥的当选引发了广泛的置疑,并最终导致“学位门”事件的爆发。而此为由,民众要求对每名公众人物的学历都重新进行了一次筛查,以确认其真实性。这个提议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各路媒体纷纷跟进,奔走呼吁,并由此在韩国国内掀起了一场“学历彻查”运动。 在事件之初,车正荣就意识到这绝对不会是一次普通的、孤立的事件,必然会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原因很简单,韩国社会就是一个学历社会,甚至可以说,学历比能力更重要。有了一份好学历,即便能力稍差,也可以轻松谋得一份好工作,所以韩国人对学历的重视要远超于其他国家。而车正荣本身也是这种心态的受益者之一。他复出得如此顺利,人气如此之高,他的学历也占了相当的比重,所以他对民众的心态有着深刻的体会。 不过对于这次事件来说,艺人也必然是最容易,也是最先受到置疑的,这是由艺人的社会地位和公众形象所决定的。因此在事件发生后,车正荣在第一时间就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旗下所有艺人的档案进行了一番清查,凡是有不实的地方——特别是学历部分——全部进行了修改。 不仅如此,车正荣还要求公司的相关部门立刻准备出必要的应对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同时还安排工作人员与相熟的媒体进行联系,提前做好相应的公关工作,避免AH公司及旗下艺人在这场可能的风波中被推到最前沿。他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AH公司现在已经是树大招风,作为业内顶尖的经纪公司,是最容易招惹仇恨的。 为此,他还特意召集公司所有艺人(包括没有与公司签约的艺人股东)开了一次会,强调了这次事件的重要性,提醒艺人们务必要引起重视,谨慎应对。在面对媒体提问时,要谨言慎行,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疏忽而引火上身,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