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一 一片痴  (第1/3页)
    一片痴    作曲:黎小田    作词:郑国江    编曲:黎小田    可会知,在我的心中你是那样美    可会知,存在我心里的一片痴    那份爱,那份美愿留住    可会知,在我一生中也愿爱护你    可会知,眼中的光彩正是美丽词    跟你享,欢乐时,跟你分,种种美    我愿意,永世都相依,伴着你    [可会知,存在我心里的一片痴,眼中的光彩正是美丽词。]    下午放学,亦寒推着自行车在二中的门口等着暖暖。    天气渐渐有些热了,他敞开着校服,扶着自行车把手,伫立在夕阳的余晖下。    暖暖走出校门,就看到这样一幅景象。    俊美的少年,那么动人。    暖暖缓步走向他。    好像命运已经在开始编排一切,或者命运早已经有安排,只是这个时刻下了一道美丽的指令。    亦寒转头看着她。    暖暖的脸和发映在夕阳的光辉里,泛着金。    这样的彼此,为何如此陌生又如此熟悉?    两人都有微微的失神,互相怔怔地望着对方好一会儿。    “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亦寒说。    “啊?”暖暖有点迷糊地看着他。    “上车。”亦寒已经骑到了车上去,歪歪车身,示意暖暖上来,等暖暖坐稳当,便飞速骑了起来。    驶出校园的时候,暖暖远远看到阳光,正弯腰蹲在草坪边。    视觉角度渐渐转移,暖暖看清楚了。    阳光正在用一根火腿肠喂一只流浪猫。    他看小猫的神情,那么和煦和温暖,还不时用手温柔地抚mo小猫的背脊。    渐渐的,亦寒开始加快骑速,看不到阳光的影子了。    亦寒驶进不太熟悉又好像熟悉的道路,最后停在一群石库门楼群前。    “这里?”暖暖搜索了一下自己的回忆。    “哦!是爸爸小时候住过的地方吧!”    “是啊。”亦寒下车,也示意暖暖跳下车,“我找到了爸爸住过的房子。”    带着暖暖走进弄堂。    这座石库门弄堂里的房屋都是独立的石库门式的小洋房,解放前居住的都是一些颇有家世的人家,*时,这里一栋一栋房子被强行重新再分配,一座小洋房里不在只住一户人家,往往要分成好几户人家,也不全是颇有家世的人家了。    弄堂狭窄,楼房与楼房凌空之间还横七竖八架着竹竿,晒着衣服被子等,时不时有水滴滴落下来。暖暖边走边避让,不知不觉自动自发紧紧挽住亦寒的手臂。    亦寒带她走到弄堂的深处,一间看上去最大也最漂亮的石库门洋房门前停下。    “这就是爸爸以前住的地方。”指指屋门。    暖暖看去,这间这条弄堂里最漂亮最大的房子也没有幸免被重新分配,敞开的庭院大门内可以看清楚厨房,里面的灶台分放着五六只煤气灶。院落很宽敞,但是里面极其凌乱,物品杂七杂八的,堆满了每个可以堆放的空间。    “爸爸家以前也住在这种拥挤的地方诶!”暖暖感叹,她自小就住了工房,独门独户的,从来没有感受过住在私房的而且煤卫全部要合用的房子的感受。    “不,以前,这整栋房子,都是爸爸家的。”亦寒语出惊人。    暖暖望望这房子。    她知道父亲林沐风的父母很早就故世了,但是却不知道林沐风原来住过这样曾经豪华的地方。    “你怎么知道的?”暖暖问亦寒。    亦寒说:“我去问了外公。”    外公指的是林暖暖的外公贺章之,亦寒一直跟着暖暖叫他外公。    “我,我从来没有问过外公这些事情!”暖暖低下头咬着嘴唇,她真的没有去探究过这些往事。突然感到内疚,她被父亲宠爱着,却没有主动去了解过父亲的平生。    是不是太过没心没肺?    而亦寒,他的确比她心思缜密。    暖暖心里给自己鼓鼓气,有些不示弱地说:“以后等我富裕了,我要买一栋这样的楼给爸爸养老。”    亦寒习惯性地打击她:“恐怕老爸等的花儿也要谢了。”    而后两人又一同望着这房子,都不知道这房子里藏了多少林沐风的往事。    暖暖脑中突然贯通了爸爸少年的经历。    父母双亡,被迫迁出故居,插队落户,颠沛流离。    心底轻轻叹息了一下。    和亦寒走出弄堂,暖暖兴致一直高昂不起来,亦寒似乎也是心事重重,推着车,和暖暖肩并肩走在人行道上。    对面的人行道上有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手里拿着卡通气球,边跑边跳,和暖暖他们相同方向走。小女孩的mama在她身后大声叫“走路好好走,不要乱跑乱跳”。    暖暖看着他们,想起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贺苹。自她十年之前离去,便没有再回国,但时常也会寄一些东西回来向亲人们报平安。    最近一次,贺苹寄回了一张照片,是在法国拍的。她身子窈窕地站在埃菲尔铁塔下,身边站在一名魁梧的留着络腮胡的中国男子。贺苹信中写到她再婚了,丈夫姓李,是澳洲第三代华裔移民,家族在澳洲有间牧场。    虽然嫁的同样还是中国人,可是贺苹确实离中国越来越远了。    暖暖看着这位UNCLE李的照片的时候,暗暗对比父亲林沐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