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1.现代文言写作常见问题(新文言论坛FAQ) (第1/2页)
除了FAQ6,其他都是我在2014年针对现代人写文言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写的几篇文字,其中的所谓的答案,只是我个人的理解,肯定存在偏颇之处,还请各位读者多多指点批评。 FAQ1:写文言是不是很崇高的事情? 一些对文言写作比较陌生或刚接触文言写作的人,常把文言作品看得无比高上大乃至神圣,这样当然有利于培养学习使用文言的自豪感,增强学习动力,但实事求是地讲,这个看法与事实相去甚远。文言和白话一样,都是用来记录信息的工具,就像搓澡巾和丝瓜瓤都可以辅助洗澡、太师椅和皮沙发都是伺候尊臀的一样,不必把它架上神坛烧烤,烤糊了更显得自欺欺人,徒惹路人嘲笑而已。 文字之所以让人觉得伟大,是因为它的传承作用,更因为它传承过从古至今无数光辉伟大的事迹和思想。古人讲“文以载道”,就是说,文章这个口袋,要尽量装些靠谱的东西,以便惠泽后人哦。很靠谱的提议!但仔细分析上面这句话,能得出另外一个结论,仅从功能上来说,这口袋还可以装“非道”,装“邪门歪道”,装“你道”、“我道”、“他道”,装“逼”,而且它也真就一直这么装的。因此,说“文以载道”是完全正确的,只是这个“道”绝不限于严肃的“正道”而已。 如果把白话当成是蛇皮袋,那文言或许可以看做丝织的锦袋。蛇皮袋里除了五谷、山货,也可以装满传世经典、百元大钞;锦袋里除了妙计、宏论,塞几颗白菜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文字这口袋无正邪高下之分,正邪高下在于用它的人。无论文言还是白话,在这一点上没有区别。 学好文言,只是掌握了一门语言工具,并不能让人变得高尚或拥有更好的智慧。而是是多了一把钥匙,一把更方便打开传统文化大门的金钥匙。学会写文言,则是为这把金钥匙增加了快速破解传统文化知识、典籍的外挂。 千万不要把工具和知识混为一谈。 FAQ2:学写文言文难不难? 学写不难,写好不易。 语法需要不断学习,语感需要大量阅读,词汇量需要常年积累。但只要努力用功,以高中文言基础水平,坚持学习和练笔,两三年后就能基本掌握文言这个写作工具了,无非词汇不够丰富而已。 然而限于社会经验、知识积累、眼界、见识、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约束,想要写一篇让大多数人看了有共鸣的好文章,功夫在文字之外,不是只练习文言就能达到的。正如上一个问题中所描述的:文章这个口袋里装什么,取决于作者脑袋里有什么。就像拿一个口袋,装一袋稻草容易,若是想要装一袋珠玑,那要看你的“财”力了。绝不是说只要你袋子玩的厉害,想装什么就能装得下什么的——难道没有了语言障碍,夏虫就可以语冰了吗?若功夫不到,即使自以为字字玑珠,在人眼里往往是一堆糟糠粪土罢了。这也是一些写文言的,有文无质,字句铿锵华丽,文章不堪入目的原因。 当然,夏虫可以与夏虫一起聊冰冰,共鸣杠杠滴! 以我浅薄的见识,我觉得现代人学文言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会写文言(能写起来) 2.写好文言(能用文言自己所闻和观点准确流畅地达出来) 3.用文言写出自己的有份量的东西,发人之未发,而不是鹦鹉学舌。 常见的文言写手基本处于1、2阶段。归根结底,文言只是个工具而已,一个更方便发掘研究古代文化经典的工具。在发出自己声音这方面,不管是文言还是白话,抑或是英语、俄语,没什么两样,都得肯做冷板凳,肚子里囤点货才行。不是我们这些业余人士轻达易能到的。 FAQ3:写文言文是不是字越少越好? 精炼是文言的重要特点之一。但“字少”并非优秀文言文的主要评价标准。任何语言,在表述时候的第一任务,都是”言之有物“。文言的精简,只是附加价值。不顾语境,为了精简而精简,就不对了,初学者很容易陷入这个误区。 “逸马杀犬于道”,是很多文言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典故,也因为坚信这个典故,把很多文言爱好者对文言写作的认识带沟里去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下文我将仔细阐述我的理由。欧阳修的这个故事出自《唐宋八大家丛话》,原文很短,抄录如下: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很明显,欧阳公与诸君所交流的,是“修史”的文笔,而不是其他。古代修史,对文字精简的要求极高。但若用修史的要求,来套其他文体,就削足适履了。有木有证据?有!而且还是欧阳大神的。 欧阳修给北宋三朝宰相魏国公韩琦写的《昼锦堂记》,经过反复修改,有一句一直不满意,“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这句话,其实还可以精简,比如:“仕宦将相,富贵归乡。”再比如:“宦至相,贵归乡。”可是,对奔马毙犬十分不客气的欧阳文忠公没有削减任何字,反而加上了两个“而”字:“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有人评价说,一字之别,尽显宰相雍容气度。鄙人也深以为然。 所以说,写史、记事、描摹风景等等,不同的文体,对文字的要求都会有所差别。不应该拿写史的要求,去框所有的文体。 文言文精炼了好,但并非字越少越好。 FAQ4:如何看待文言文复兴? 这是个不太好笑的笑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