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风筝 (第2/2页)
走远了,才慢悠悠的晃回院子里,冬末脸色阴郁的跟在后面进了屋。 李小暖靠在东厢榻上,慢慢的理着丝线,放到花绷上比划着配着颜色,冬末侧着身子坐在榻上,看着李小暖,终于忍不住,生气的说道: “姑娘,那周嬷嬷往梧桐院、蔷薇院、菡萏院都送了风筝,就咱们松风院,连片纸影子也没见到!” 李小暖仿佛没有听到,对着光,仔细的配好了线,细细的将线缠好,才抬头看着冬末,微笑着说道: “她送风筝的时候,咱们又不在府里。” “姑娘!” 冬末跺了跺脚,有些恨恨的低声叫道,李小暖轻轻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丝线,低声说道: “冬末,这些事小的不能再小了,不必计较,这府里,老祖宗、夫人,大jiejie、二jiejie,古萧对我都好,你和这院子里的人对我也好,这就足够了,我不是人家府里正经主子,人家应酬我是人情,不应酬是本份,哪里能强求的?” 冬末眨了眨眼睛,李小暖歪着头,盯着她看了一会儿,思量了片刻,才慢腾腾的接着说道: “你是这府里的家生子儿,这府里牵牵连连、一环套一环的人情恩怨,你也该留心些,你先跟我说说周嬷嬷吧。” 冬末怔了怔,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道: “说周嬷嬷什么?” 李小暖郁闷的叹了口气, “周嬷嬷是夫人的陪房,一家门都随着夫人到了古家,你说说她家里有什么人,有什么亲戚什么什么的。” 冬末想了想,低声说道: “周嬷嬷丈夫是府里的大管事,现带着大儿子在京城看房子,统管着夫人在京城的陪嫁铺子、庄子,还有古家在京城的产业,周嬷嬷女儿现在夫人院里当差,是一等丫头,小儿子只有六岁,还没领差事。”
冬末看着李小暖,想了想,接着说道: “周嬷嬷还有一个嫡亲的弟弟也一起过来古家的,娶了府里老刘管家的幺女,送咱们回去田窝村的那个刘管事,就是老刘管家的大儿子。” 李小暖歪着头看着冬末问道: “那原来管着针线房的,是谁?” 冬末扬着眉梢,怔了怔, “是王嬷嬷!” “王嬷嬷是刘管事的妻妹。” 李小暖看着冬末说道,冬末有些不服气的说道: “裁撤针线房是大小姐的主意,咱们可是一句话也没说过!” 李小暖耸拉着眉梢,郁闷起来, “冬末,你说你一句话没说过,人家会不会相信?换了是你,你会怎么想?老话说瓜前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就是这个道理啊,不是你说你做了没有,而是别人认为你做了没有!明白不明白?” 冬末不服气的嘟着嘴, “就算是这样,那也是老祖宗和夫人点了头的,也怪不到咱们头上!” “冬末!” 李小暖皱起了眉头,盯着冬末,声音严厉起来,冬末微微缩了缩身,李小暖声音清冷着说道: “说人情就以人情论,说规矩就论规矩说,人家跟你讲人情,你跟人家论规矩,那还有什么话好说?!你大约是在老祖宗身边当差习惯了,纵有什么蛮横不讲理的,人家看在你是老祖宗的丫头份上,也不敢和你计较,若是这样,晚上我禀了老祖宗,你还回去瑞萱堂当差吧。” 冬末脸色红涨起来,跪在地上重重的磕着头, “姑娘,冬末错了,求姑娘饶了冬末这回。” 李小暖不耐烦的抬了抬手, “你起来,不要动不动就跪着磕头。” 冬末起身,垂着头站在榻旁,李小暖指了指榻, “你还照样坐着说话就是,我不过和你讲这个道理,若论规矩,你没错,人家更是半分不妥也没有,若论人情,其一,不管咱们做没做,这瓜前李下的事是有过了,就算不说这些,咱也没给过人家什么人情不是,大家彼此都没有人情,我不过是寄居在这府里的,人家送不送这风筝,有什么好挑剔的?” 李小暖看着低垂着头的冬末,接着说道: “这是一,其二,这巴高踩低的事,哪里没有?什么时候没有?你计较这些,除了给自己添堵生闷气,还有别的什么用处没有?” 冬末慢慢点了点头,低声说道: “我知道了。” 李小暖看着她,慢慢叹了口气,低低的说道: “你净计较这些没用的东西!针线房这事一出来,你就该警醒着,好好留心看着自己得罪了人没有!若是能想法子解开自然好,若没法子解了,就要时时留心,别让人算计了去,你看看你,还在这里傻呵呵的计较人家送没送风筝!真不知道说你什么才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