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王茂章 (第3/3页)
是管饱。淮南军士气大振,因为有了食物的支持,士兵都摩拳擦掌的,表示有信心守住营地。
其实这还多亏了南宫延驱使马军攻山,王茂章杀了上千匹战马,这才有怎么多粮食。否则王茂章还没有这个底气在这里死守下去。毕竟他是客军,客军有一个好处,一般而言便是有当地节度使提供粮食。但现在王师范都和他翻脸了,别说粮食了,不给他派兵马来已经算是给他面子了。 再说杨行密接到王茂章的求援信,大惊失色。不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居然峰回路转。如果是一个月的时间,李存焕攻克了青州,杨行密也不会奇怪。让他惊讶的是,李存焕居然放过了王师范。他连忙召手下心腹谋士,兼首席智囊袁袭来,另外还有戴友规、李德诚等二人。 如果说历史上朱温能够成事,靠的是敬翔。那么杨行密能够有现在这么大的成就,靠的就是袁袭。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和三国贾诩差不多。史称袁袭运筹帷幄、举无遗算,后面就和贾诩的评价一模一样了,殆良、平亚邪?意思就是,难道比不上张良、陈平吗? 而戴友规则是被史称为:数言决策,直探本源,可谓谋臣之杰出矣 这个李德诚更是了不起,他是灭南吴,而促使南唐建立最大的功臣。 简单的说一句评价,杨行密召来的这三个家伙,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个个都是满肚子坏水的家伙。 三人看了王茂章的信,开始众人都不得其解,过了良久,袁袭长长叹息一声。 杨行密不由问道:“先生,不知道为何而叹?” 袁袭叹息道:“我是在叹李存焕的胸怀。” “我看是傻*”杨行密身边的悍将,黑云都副兵马使李厚,忍不住不屑的说道。 “非也”袁袭摇摇头,也不恼,对杨行密说道:“我是看出李存焕的意图了,他是图谋河东,所以他不想在平卢浪费精力,为此他作出了让步。但吴王你看李存焕做出了什么让步?” 杨行密开口说道:“放过了王师范,还让他到义昌担任观察使,还有让王师范的弟弟王师穹担任平卢的观察副使,咦” 杨行密也不傻,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王师范的兵权都被剥削了” “没有错”袁袭点点头说道:“所以王师范已经翻不起什么风浪,而他手下的战将没有人有王师范的威望,可以服众,所以李存焕已经收复了平卢,只需要徐徐图之,最多三五年,平卢将是李存焕的一言堂,这胜过派出百万大军,流血千里,将好好一个平卢打烂” 说到这里,袁袭顿了顿,感叹道:“最重要的是李存焕会取舍,你们很多人也许认为李存焕放过了王师范,在这个乱世中不能够服众,太过仁慈了,就仿佛山羊不能够统治狼群,只会被狼群吃掉。但适当的仁慈,反而更容易让手下人归心。” “这怎么会呢?”谋士李德诚不由不服了,他最是崇尚霸道。 袁袭道:“这就仿佛商贾之道,人人皆jianian商,而我诚实,自然是得到百姓的喜欢,不用几年时间,便可以家财万贯。但如果人人皆诚实,而我jianian诈,这就可以获得暴利,同样不用几年时间,便可以家财万贯。你们道这个乱世,最是缺乏什么?” 杨行密闻言,登时叹息一声,感叹道:“李存焕在这方面走在我前面啊” 李德诚依旧不服,开口说道:“但李存焕手下有野心的人,都存在了侥幸之心,都琢磨如此独立,称霸一方。李存焕如何服众?” 袁袭道:“这正是李存焕的厉害,他现在准备图谋河东,如果灭了李克用,便得到偌大的威望。他手下的人,谁还敢有二心?难道他们自我自己比李克用还厉害不成?他放过王师范,便不会被人说作懦弱,而成了仁慈” “但现在应该如何救出王茂章才是首要的事情。”戴友规开口说道。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自己都偏离了话题。 却不想袁袭摇摇头道:“李存焕这个人便是古之曹cao,王茂章乃大将之才,李存焕那里可能放过收复他的机会呢” “王茂章敢投降不成?”杨行密闻言,气势赳赳的喝道。事实上他不是自信王茂章对他忠心耿耿,而是他手上握着王茂章的老婆儿子。 “王茂章才多大?”袁袭问道。 “三十有一”杨行密说完后,立刻醒悟过来了,王茂章才三十一岁而已,自己手中拿捏的又不是他爹妈。虽然说老婆儿子有感情。但现在是什么时代?王茂章大不了就再娶妻子姬妾,过不了几年便儿女满堂了。 “不一定投降吧?”杨行密这次说话的声音中少了几分自信了。 “尽人事,听天命。派人去和李存焕说和,希望他放了王茂章和那七千兵马回来。可惜现在钱镠不安分,否则吴王你便可以率领大将北上,趁朱温现在焦头烂额,李存焕图谋河东,夺取中原。”袁袭满脸遗憾的说道。 “先生,我听你说李存焕夺取河东,为什么李存焕一定要夺取河东?难道中原不是更好吗?”李厚忽然问道。 李德诚也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果是我,虽然不会图谋中原,但我会图谋魏博。得了魏博,便有了进取河洛之地的跳板。而且魏博之富裕,整个北方可列入三甲之内” “其实李存焕恐怕是要席卷整个黄河以北图谋的不仅仅是河东藩镇”答话的却是杨行密,他也看出了李存焕的战略意图。喃喃道:“自古两河虽分两体,但实际上欲成霸业,者必须将两河合一。特别是李存焕所占据的卢龙,乃平原之地,不像河东,表里河山,各有险阻。可以出兵掠夺卢龙,而让卢龙面对坚城险寨而束手无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