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_第五百一十二章 襄城定策 战后诸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二章 襄城定策 战后诸事 (第1/3页)

    于当事人来说,帅帐的对谈不过是一天纷繁的军物的一项,胶州营主簿袁宏按照平素的规矩,把这项东西整理了出来。〔顺手推荐下新书:,大家支持哟!〕

    同样是按照胶州营的规矩,每天袁宏写下的这些东西整理成之后,都要交到李孟这边过目,不合适的就要取消,合适的就要发下商议或者是直接定策发布,这工作实际上很辛苦。

    在山东的时候,国公府有孙传庭、刘福来这样的大贤,又有周扬、宁乾贵、颜继祖这样的智囊,很多事情都可以分担,大军在河南,这些人要cao持山东各项事务无法跟来,身边能说这些民政之策的也就是袁宏。

    这一战等于是对顺的灭国之战,意义重大,李孟自然要亲临战场,山东、两淮、河北几府,各种的军民大事都要他决断。

    天下间局势一步步按照他的计划发展,将来还有许多事情要谋划,大明三百年江山,到现在几乎是支离破碎,一切都要他来从头做起。真是千头万绪,尽管出征在外,可各项战斗按照计划运行。

    每天倒是有大半的时间在忙碌不是军事的问题,只睡三个时辰左右,好在这么多年的身打熬,也算是练出来好的身体底,不至于支撑不住。

    可胶州营主簿袁宏实在是有些支撑不住,这风雅名士可未必都有什么好身体,跟随大军行动本来就是辛苦,还要cao持公务,还要熬夜,真是受不了,每日间袁宏都是双眼通红,一幅疲惫模样。

    累归累,这可是关键地时候,眼见着胶州营的局面越来越明朗,像他这种在统帅身边参赞机要的人,将来荣华富贵不可限量,若是在这个时候掉了链,耽误了将来,岂不是要后悔的自尽。

    久而久之,袁宏也摸到了点规律,大营夜晚宿营的各项事务确定之后,李孟抽检巡视几个营地,就会在帅帐读他整理地这些记录和书,差不多要有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没什么人来打搅,他尽管是随侍帐,却一直是安静的坐在边上,也很少闻讯他什么。

    趁这个机会尽可能的休息养养精神,等到看完告后再抖擞精神工作,这也是袁宏颇有捷才,白日间李孟所说所讲,都被他翔实清晰的记录下来,李孟临时提问的东西也不多,跟随这么久,袁宏对李孟的一些习惯也是摸透了,一些很让他惑的习惯。

    在来胶州营之前。袁宏原来以为李孟并不识字。这倒也是正常。想要识字。怎么也要有些家产收入。孩上学等于是占用了劳动力。李孟破落军户出身。那有什么受教育地机会。武夫懂得刀枪就可以。根本就不用认字。

    但真正加入到这个系统之。却发现李孟认字。而且好像是看过很多书地样。不过又有一点奇怪处。貌似只能是认正楷。而且要替他加上断句地符号。句读认字是启蒙私塾就要教地东西。大帅看似读过书。却不知道这个知识。实在是奇怪。

    齐国公李孟很少写字。一般都是口述记录。然后阅读检查。不过会写自己地名字。而且颇有笔力。这都是种种不解之处了。

    听闻大帅在年轻时候是痴呆之人。后来被海水淹了一次。这才是突然间变得英武万分。一步步做到了现在这局面。

    更有稀奇地传闻。说是被海水淹地那次。李孟被海地真龙附体。这才是有了今天地场面。这是龙体天命啊!

    按照袁宏自己地看法。齐国公李孟地所作所为。各种决策。还有日常地行为。真是那种开国雄主地气派。自己真地攀附上了一条真龙。至于那些细枝末节。那些小秘密地事情自己还是闭口不言地好。免得招来祸事。

    每天晚上在军帐,李孟看记录书地时候,就是袁宏打盹的时候,李孟也是心有数,也让这位机要休息下。

    一封封看过,对于高杰地处置,马军的分配,征西将军陈下一步地动向,这都是早就商议定的事情。

    看着看着,就看到白日里所说的那个让山东辖地和江南的商人在河南买地的计划,当时不过是觉得亮眼,可现在看,却越看越有道理,而且可以通过这个计划,解决许多问题,李孟越看越是激动,兴奋的拍了下桌。

    这声动静倒是不大,不过那边正在迷迷糊糊的袁宏却是一个激灵,还以为大帅有意相召,连忙站起,拍拍自己的长衫,有些惭愧的道歉说道:

    “大帅赎罪,卑职有些迷糊了。“

    李孟却没有计较这个小节,反正也是每天都发生的事情,连声的招呼说道:

    “袁先生,你来看,白日间你曾经说过的这个,河南荒地众多,而沿海各省豪富却有银钱无地,正好互通有无,我越想越是觉得有理,来来来,咱们商议一下……”

    这一天是崇祯十七年的十月初一,这一天在后世上有重重一笔,尽管就在月底,顺军的主力部队被歼灭大半,胶州营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关内的决定性优势,但这一天晚上却被更多人认为意义更加重大。

    “襄城策”这是每一名研究胶州营历史的人都不得不提的一个名词,袁宏凭借着这个政策,也为他和他的家人后代挣得了非同一般的荣华富贵。

    襄城策的核心没什么复杂的,就是让地方士绅也仿照屯田田庄的架构,购买田地开办田庄,当然,这样的架构是没有护庄队的。

    自从胶州营创立到名扬天下,他的经济政策就是从商和屯田,这两项上捞取了大笔地金银粮草,支撑了胶州营这一支天下强军,这其主要依靠从商,设卡收取厘金,贩运私盐还有外洋的贸易,而屯田仅仅是从这上面积攒军粮和稳定人口,提供兵源。

    李孟是朝廷封的国公,是标准大明体系内的军将,不是那种看见地主士绅就恨不得抽筋扒皮的流民大军,而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