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1章阿里山,陪本仙子练几日刀剑合璧 (第2/3页)
“大帅饶命啊”3万度倭人妇孺,跟着一起跪倒,哭声一片,她们的很多人,都是一路从台北退到了高雄,好在清之前有恻隐之心,一直没有下狠心击杀她们。 “唉”清看着眼前这3万多妇孺,心真下不去手,看看一边的施尊侯,施尊侯微微点点头,经此一战,他对东北军有了全新的认识,大汉帝国央军,恐怕除了龙骑兵之外,已经没有那支师一级的部队,能和眼前的这支东北军抗衡了。 我同意你带500户倭人,返回东瀛,和为贵,今后,你们就叫大和民族吧,若是将来再敢犯汉,我大汉帝国,一定让你们忘族灭种”清冲土原厉声喝道。 “多谢大帅”土原带着那3万妇孺,再次跪拜,感激涕零。 唉就是清这一念之仁,为千百年后的原,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创庆元年8月15日,清率1万7千东北军,横扫台湾岛,为大汉帝国收复台湾 东北军此战,拒绝倭寇投降,先后无情斩杀东条、村井以下,近2万名倭寇。 东北军前后也阵亡了1850名将士。 正黑旗的“陷阵”和正白旗的“破军”两句口号,也在九州大陆,轰然叫响 清率部收复台湾岛的整个过程,前后历时5个月,共投入东北军、北朝鲜水师、东南军水师5万将士,另外,东北方面在诸葛、张良的组织下,在山东郡守孔云书的支持下,在登州港、日照港建立后勤保障基地,太平公主也在江苏郡的崇明岛建立了第三个前沿保障基地,形成金州港、登州港、日照港、崇明岛四个海上补给链条,光是从东北进入山东的青壮,就超过了5万人,大小渔船超过500条,可以说,收复台湾,清至少动用了10万人,比之盘踞台湾倭寇的总人口还要多。 所以说,实力才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不管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 金州城。 “大捷” “大帅全歼倭寇” “大帅收复台湾” 三名骑士,第三次背插三面红旗,一路快马驰入金州城,接着,报捷的快马,一路奔向奉天城和大清关 同样,背插三面红旗报捷的600里快马,也从南京,驰到了帝都洛阳 洛阳皇宫。 “那清,这么快就收复台湾岛了”广庆皇帝问身前的刘光仁、司马述。 “正是”刘光仁兴奋道,“东北军将凡是拿刀的倭寇,斩杀殆尽,总算出了一口恶气太平建议,派东南军一个师,常驻台湾岛,再不能让别人占了。” “好东南军就扩编一个师,放到台湾岛上常驻。”虽说不是自己亲自收复的台湾,但广庆皇帝还是有些高兴。 不过,下一步削弱东北,就更急迫了 占领台湾全岛后,清让孔孟冲等人统计了一下,除了土原带走的那500户倭人外,倭人在台湾岛上,还有3万妇孺。 清计划把剩下这3万倭人的2万,迁移到东北,同时,还有5千台湾本地的大汉百姓,希望离开这伤心地,迁移到东北,清也点头答应。 这样一来,整个台湾居民,加上参战的东北军,就需要往东北运回4万人,这还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 而施尊侯带领的东南军水师,则需要回南京,运来5000东南军,将来好守卫台湾岛。 5日后,孔孟冲带着定远舰等东北水师、朝鲜水师,第一批先行把常羽春那个正黑旗一个师,和多睿衮的正白旗部分将士,运回东北。 清则暂时留在台湾岛上,准备等施尊侯把东南军一个师运来,再第二批撤离。 之所以留下,清还有两个心愿: 一是不知道公主将军能不能随施尊侯来台湾,二是,他特别想知道,那个在阿里山护卫2万大汉帝国百姓的神秘女子,到底是谁 8日后,也就是创庆元年8月23日,清带着荆轲、武松、赵云等人,来到阿里山。 阿里山在台湾部靠南,区内群峰参峙,溪壑纵横,既有悬崖峭壁之奇险,又有幽谷飞瀑之秀丽。山虽不算高,但以其神木、樱花、云海、日出四大胜景而驰誉九州,故有“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之说。 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组成,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隔陈有兰溪与玉山主峰相望,群峰环绕、山峦叠翠、巨木参天。可谓:朝过九十弯,眺瞻云海翻。景深潺碧水,骄日透林间。竞断松公臂,涓流姊妹谭。晚霞映少女,阿里画山。阿里山景色非常雄伟壮观。相传以前,有一位邹族酋长阿巴里曾只身来此打猎,满载而归后常带族人来此,为感念他便以其名为此地命名。 阿里山上的大汉百姓首领林兴珠,听说东北大帅清来了,赶紧率众迎出寨门,躬身拜倒:“林兴珠代表阿里山2万高山族百姓,感谢清大帅解救台湾百姓于水火” “快起来”清赶紧扶起林兴珠,这才看到,林兴珠身后,跟着差不多10个和尚和道士,为首几人,自己竟然认识,正是少林的空性、悟空、惠努、惠忍、惠空,武当的长春子、广宁子、清静散人等人,赶忙过去见礼:“原来是几位大师和道长在此相助,清感激不尽” 这几位,空性、悟空、长春子的内力修为都是6级高阶以上,难怪能让偷袭的倭寇知难而退。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空性大师双手合十,肃容道:“清大帅收复台湾,功德无量啊,定会千古留名” “无量天尊,上天有好生之德,护卫大汉百姓安全,是我等分内之事。”长春子也微微笑道。 “二位言重了。”清谦逊道,“收复台湾,本就是我大汉军人的职责。” “大帅请入内说话吧。”林兴珠在一旁,赶忙邀请。 “走”清当先而行,眼角余光扫过,并没有什么神秘女子出现,心未免有些惆怅,只是,能让少林、武当马首是瞻的人物,这天下,似乎也没有几个啊。 到了阿里山里面的聚居区,无数百姓听说收复台湾的清大帅来了,纷纷涌出来观瞧,山呼万岁,久久不肯散去。 议事厅内,清这才知道,一个多月前,当听说清率大汉帝国水师,重创倭寇水军后,少林掌门空智大师和武当掌门玉阳子道长,立刻意识到,清下一步肯定要登陆台湾岛,那倭寇很有可能伺机报复,做垂死挣扎,台湾岛上的数万大汉百姓必然遭池鱼之殃,所以分别派空性和长春子带队,秘密登上台湾岛,参与阿里山的护卫。 “听说,你们这里,还来了一位武功高强的女子”聊了几句,清旁敲侧击问道。 “这”林兴珠看看一旁的空性大师,稍一犹豫,点点头,“她不愿意见客,只是在关键时刻出手一次。” “那就是说,她还没走”清压抑住心的兴奋,问道。 “不太清楚这两日走没走,她喜欢清净,就住在后面山上的一间木屋内”林兴珠介绍道。 “那好下午我去感谢感谢她”清心期许说道。 空性大师和长春子道长互相看看,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吃过午饭,清带着赵云,赶往后山。 后山上,盛开着无数的野花,还有一条名叫桃园的瀑布自山上飞溅而下,百姓很少踏足这里,周围显得安静祥和。 半山腰,有一间很普通的小木屋,清让赵云在后面等他,心狂跳,来到木屋前,伸手轻轻敲敲门,颤声道:“有人吗” 过了好一会儿,里面也没动静,清心有些失落,里面似乎真的没人 伸手轻轻推开虚掩的房门,里面木制家具齐全,但确实空无一人,床上,连被褥都没有,似乎住客已然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