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从芯开始_第十二章 咱们不干谁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咱们不干谁干 (第1/2页)

    这天上午,贾一民一大早就急匆匆来到203院。走进办公室,关上房门。

    急切地走到正坐在办公桌前的方启东跟前,小声问道:“昨天的会开的怎么样?怎么昨晚回来也不吭一声?害我昨晚一宿没睡。”

    方启东站起身子,笑着说道:“嗐!别说了!我真后悔昨天晚上没去你家找你。本来是怕被你缠住聊个通宵,结果,我自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也一宿没睡。”

    “这么说,看来是好事?”贾一民听方启东这么一说,仔细打量了一番他的脸,顿时兴奋的急不可耐。

    方启东激动的点了点头:“那可是咱们国家最高机构开会的地方啊!真没想到,能让科技企业家联谊会在那个地方召开大会,这说明了什么?而且……”

    方启东瞟了一眼早就被贾一民关严的房门,压低嗓子说道:“还去了好几个大人物,ZZJ常委、副ZL、副WYZ,而且是国家科委主任念的获奖名单。

    获奖名单的代表上台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成果。

    其中有中科院的新技术开发公司、中科院的KH新技术公司、中科院的JH技术开发公司……

    在大会上,高层领导充分肯定了科技人员对新生事物的积极探索,鼓励科技人员从金字塔的后院走向市场的前沿,积极促成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

    看着别的科研院所一个个神气活现上台领奖,我真特么的感觉自己就是个可怜的旁观者,脸都没地方搁,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心里那叫一个悲哀啊……”

    “行了行了,别吐苦水了,赶紧说干货。这么看来,上头是下定决心了?”贾一民打断了方启东的话,喜出望外之际,又不免将信将疑。

    “那当然,要不然这些科技企业家们哪有机会登人民大会堂呀?

    这个大会就是要传达一个明确的信号:鼓励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将知识和科技成果转换成生产力和财富,为我们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方启东笃定地说道。

    “那……袁院长什么态度?”贾一民又急切的问道。

    “说起来还得感谢陈老师,要不是他特地请咱们的袁院长和林老务必去现场听一听,我不知道还得费多少力气,才能做通这两个老家伙的思想工作。”

    说到这儿,方启东又下意识地瞟了一眼房门:“昨晚回来的飞机上,袁院长就跟我说:小方啊!看来这十年咱们203院在这方面落后了,改革的步子慢了,思想太保守了。

    林老在一旁又接着说了一句:搞得别人还以为咱们203院没有人才似的。

    袁院长明确说了,咱们这个技术服务中心应该马上改成公司。

    让咱俩带头走出去,引进市场化机制,做出样子给院里人的其他人看看。

    也让其他科研院所的人看看,203院在这场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绝不是吃素的。”

    贾一民习惯性地站起身子,把椅子挪到方启东的桌子侧面,坐下说道:“老方,不单是改个公司名字这么简单,关键是咱们和院里今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人员怎么办、钱怎么算,这些都得谈清楚。”

    方启东闻言,直勾勾盯着贾一民的眼睛:“我先问你,干不干?是继续像现在这样小打小闹的干,还是破釜沉舟大干一场?”

    “你这不废话吗老方?!当然是大干,而且要豁出去大干!”贾一民嚯地一下站起了身子:“老方,咱俩已经耽误十几年了,难道你想下半辈子还这样混吃等死?一直当个旁观者,看着人家一个个发财致富、青史留名?”

    方启东立刻站了起来,伸出双手说道:“老贾,有你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了!那咱俩就携手大干一场!从此改变咱们的命运,改变家人和员工的命运。

    再往大里说,争取改变203院和国家的命运!”

    此时此刻,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方启东情绪益发激昂:“老贾,咱们运气不错啊!前半生虽说没躲过动乱,可起码没遇到战乱。

    后半生不仅赶上了好时候,还碰巧做对了好行当。

    想想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世界带入了蒸汽时代,华夏错过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世界带入了电气时代,华夏又错过了。

    在即将把世界带入信息时代的这第三次工业革命,华夏不能再错过,也相信不会再错过了。

    信息时代靠什么?当然得靠电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