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从芯开始_第四章 等到什么时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等到什么时候 (第1/2页)

    集体学习刚结束,方启东和贾一民回到了研究室的主任办公室。

    办公室的右边,是一个两面墙的拐角大文件柜。

    里面塞满了书籍、资料、图纸,还有几个获奖证书。

    正对着办公室的门,是两张大办公桌。

    平时,方启东和贾一民两人就这么面对面坐着。

    左边的一面墙,摆着一溜拐角沙发。

    沙发里的弹簧早已坏掉,凹凸不平。

    坐上去,要么陷进去,要么就硌屁股。

    沙发边上是两张的电脑桌上,摆着两台组装的个人微机和两台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立式机箱盖子半敞开的,电脑桌上放着两块主机板和一些显卡、多功能卡、转接线,还有几盒软盘。

    贾一民把门关上之后,随手就把手里的报纸扔到沙发上:“老方,你以后安排别人读报子好不好?我口齿不灵,费力得很。”

    方启东拿起桌上的暖瓶,给两人的杯子倒了水。笑着说道:“我之所以让你在集体学习的时候负责读报纸,就是想让你多练练口齿。”

    “研究室又不是只有我一个副主任,让每个人都轮换着读嘛。”

    方启东拿起贾一民的水杯,递给了他:“你今后肩上的胆子不轻,现在不抓紧时间好好练习,将来怎么上得了大场面?

    公司开大会的时候,不可能就我一个人发言吧?难道今后的产品介绍会你也不准备亮相了?”

    “不是!那也可以读一些其他东西嘛!203院的学术刊物上有那么多文章可以练。

    整天读报子,从去年到现在,读了足有一年多了吧。还要读多久?哪年哪月是个头呀?”贾一民一边唠叨着,一边接过方启东递过来的水杯。

    接着,他又苦笑着摇了摇头,一脸写满了黯然:“还有,你别再跟我提那些有的没的好不好啦?切!还开大会呢,别自欺自人了,尽拿那些不着边际的话来糊弄我。

    说了快一年了,公司在哪里?产品在哪里?影子都没有。”

    他忽然又想起什么似的,起身搬着椅子挪到方启东的桌子侧面。

    坐下后,压低嗓子神秘兮兮的说道:“老方,燕京那边,中科院下属的几个研究所,还有海淀的那些高校,人家从五年前就开始办公司,一波接着一波。

    咱们203院,好歹也是电子部下属实力最强的研究院。如果再不行动,等到218院和部里的其他研究院都动起来,咱们可就要落后的了。

    再说,咱俩大学毕业来203院已经六年半了,总不能每天就维修电脑吧。

    你能不能跟袁院长和林老再说说。

    改革开放都十年了,咱们这一代人的心气刚热乎起来,总不能让我们又没有奔头了吧……”

    贾一民说到激动处,不由站起身,迈着大步,在不大的房间里来回走着。

    “老贾,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何尝不是跟你一样……

    诶诶诶,你坐着听我说,别在我跟前转来转去好不好,看着头就晕。

    告诉你,我昨天接到陈老师的电话了。”

    “哪个陈老师?”

    方启东接着说道:“就咱们燕京大学计算机系的,原来咱们年段的辅导员。”

    “想起来了!就是五年前和李老师他们几个人一起开公司的陈老师,那几个老师可是绝对的先驱。”

    方启东继续说道:“陈老师眼下正张罗组织一个科技企业家联谊会,说要专门为科技企业家摇旗呐喊。

    他在电话里专门问我,咱们203院的技术服务中心,什么时候准备正式改挂公司的牌子?”

    “诶,那你是怎么说的?”

    “我说……不着急,顺势而为。”方启东微微一笑。

    “你特么的还不着急?你,老方你这也是,如今咱俩都四十多岁的人了,你还准备等到猴年马月啊?

    要是再这么遥遥无期的等待下去,时机都错过了。

    再这样下去,我干脆回燕京算了,跟着母校那帮人一起干……”

    没等贾一民把话说完,方启东打断他的话:“说得轻巧,咱俩都已经是有家有孩子的人了,不是说走就走的。

    再说了,我觉得203院不会就一直这么下去的。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袁翔和林明辉两人,对于个人计算机关键件,在引进吸收、还是自主研发的观点有分歧,而且争执不休。

    林老认为,应该对标国外的先进技术,全力开展自主产品的研发工程,走“技、工、贸”的路线。

    而袁院长则认为,当前的实力无法匹配庞大的技术工程的需求,鉴于工业基础、技术储备、资本实力等方面的欠缺,短时间内应该走贸、工、技……”

    贾一民挥了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