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解决问题 (第2/2页)
管二人不是很乐意但是也知道规矩,不过还是没有忘记向李佑要几个叫花鸡带回去。“宫中的食物没有那么差劲啊,不知道这群弟弟meimei为什么不喜欢,难道是最近宫中的饭菜质量下降了”李佑心中暗暗地猜测,要知道宫中的御厨还是很厉害的,都有自己的绝活,可就是再好的饭菜一直吃也会厌烦的,有了新奇并且美味的食物大家自然被吸引。 “上官大人,薛师傅还有宝林,这就是我的计划,可是畜力的问题和秸秆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的难题,父皇让我考虑的尽可能仔细一些”李佑迫不及待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希望有新的想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人的智慧毕竟有限。上官仪和薛大磊都被李佑的计划惊呆了,这可是要颠覆现在的种植模式,要是成功了大唐的粮食产量就会上一个大台阶,现在这个时代农业可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同样风险也是极大要是出现什么反复可不是闹着玩的,李佑很可能一辈子都别想再回长安了。 “上官大人和薛师傅不要担心,我没有一下子就要铺开的打算,只是先在我自己的庄园做一下实验”李佑一看两个人误会了赶紧解释,把自己的想法仔细地向二人做了说明。 “殿下考虑的很是周详,用眼前的利益吸引百姓,一切都掌握在王爷的手中”上官仪很佩服李佑的魄力和缜密的思考,更是对百姓心里的想法把握的十分到位,按照李佑的想法几乎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真正出成果的时候绝对会吓大家一跳。
“其实王爷考虑的畜力的问题根本不用担心,虽说现在百姓有牛的不是很多但是许多的大户人家都会把自己的牛马出租给百姓,百姓付钱可以付粮食也可以,不过大都是一些杂粮百姓也负担的起,基本上是不会耽误农时的”上官仪侃侃而谈,李佑的计划虽然好但是明显没有在民间生活的经历,许多事情看得不是很明白。 竟然会是这样,李佑被自己的思想控制住了,前世的思维还是影响到了他的判断,没有考虑到大唐实际的情况。可是这样的情况李世民一定是知道的吧,可是为什么不告诉自己呢是想让自己去发现吗?看来自己真的需要深入民间去调查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自己这是在闭门造车啊,管不得不得要领呢。 找到突破口的李佑非常的高兴,上官仪能够做到宰相的位置让武则天都深深忌惮的任务果然不是人,目光敏锐一下子就抓住了事情的关键又在不经意间提醒李佑他的计划有漏洞。这方面薛大磊就尤有差了,从小就生在大族的他对这方面认识不足,比不上上官仪的坎坷经历,自然对一些事物的理解会有不足。 送走薛大磊的上官仪,李佑带着六子和尉迟宝林准备到西市逛逛,作为大唐最著名的商业中心李佑只是闻名还没有见识过,说不定会淘到一些好东西呢。宇文恺规划的长安城很有气势,民坊和商业分的很开,大唐的底蕴已经开始展现,西市中不但有来自草原的皮毛还有江南的丝绸,有剪刀针线等小工艺品也有马匹灯牲畜交易,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的。 “爹爹,今天的柴禾可是买了个好价钱一定要给妹jiejie买些葛布,她出嫁可不能没有新衣服”一个圆脸小家伙的的话引起了李佑的注意,“宝林,西市这里竟然还有卖柴禾的?多少钱一捆啊”李佑问尉迟宝林。 “那要看是什么木头,是边角料还是从山中打来的,价钱一只不便宜”尉迟宝林经常到西市游玩,对这些熟悉的很,李佑心中忽然一动,“那有没有卖煤的坊市?” “煤?那是什么?新出来的吗?我没有听说过”尉迟宝林想了一下回答,不知道李佑说的是什么,“就是那种黑黑的泥土会烧着的,有的像石头”李佑有些迷惑,有些专家不是说战国的时候已经用煤炭来炼制铁器了吗,怎么唐朝的人不知道呢? “你说的是石炭啊,拿东西味道太大铁匠们也不大用,弄不好会死人的”尉迟宝林大约猜出李佑说的是什么东西,李佑哭笑不得,煤炭燃烧产生一氧化碳是常有的事情,现在的人不知道预防就把煤炭看成是不好的东西,不如柴禾用着好,这可是个好机会啊。不但秸秆的事情会得以解决,要是cao作的好自己可是会创造一个赚钱的行业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