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山东建设 (第1/2页)
这次日军进攻,损失惨重,已经暂时无力进攻山东了。山东获得了暂时的和平,开始进入了发展时期,各行各业都开始进入了繁盛时期,开办了大量的工厂,雇佣了大量的工人,进入工厂做工,而且有收入保障。有些地主看到了,也纷纷把地卖给政府,拿到钱后开办工厂,比在地里收租子多得多。政府把地分给老百姓,家里有当兵的人优先,这样也稳定了队伍,让大家知道是为家而战,只有胜利才能保证不家破人亡,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 日军的战利品统统都上交国民政府,老蒋很高兴,毕竟现在是他的军队打了胜仗,还歼灭了近五万的日军,这在以前是没有的。上缴的军旗、小泽少将的军刀,以及五千俘虏,还有些火炮和枪支,都被登在报纸上面,让委员长好好风光了一次。日军的这些破铜烂铁,赵云也看不上眼,还有大量的缴获都卖给附近的国民政府军了,毕竟他还没有日军的枪好。 委员长把赵云手下的三个师长都封为了少将,以下的团长都授予了军阶,还奖励了一百万大洋。赵云也获得了勋章。军阶是不能往上升了,他这么年轻,已经是中将军长,上面就是上将了。但是给了他一个集团军的番号,这样人数又可以扩大一倍了,他是不知道赵云早就扩大一倍了,下面的武装警察就是后备役。赵云是来者不惧,马上扩建第四师到第六师,师长分别是王汉、韩志军、李小龙、胡汉民四人,把后备役通通调入这三个师,从一到三师调入相应的军官帮助他们训练人员,并担任主要军官。并继续征召后备役部队十万人,在平时加紧训练,这样形成了六个师二十万人规模,还有十万后备役部队。 在部队装备方面,全部换上了AK47步枪,子弹是二个基数的,每个排三挺机枪,四具火箭筒,并有一个狙击手,有一把巴雷特狙击枪。每个连有一个火力排,有二门掷弹筒,二门迫击炮,还有二门三七战防炮。现有是机械化了,所以这些东西都放在卡车上面行军,也不需要那么多人。现在三十六军是国内最大的卡车用户了,有一万多辆卡车,平时重炮、粮食、部队行车都要用到它。不过这些都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凡是能在山东采购的,绝不在别的地方采购,这是一种保护政策,扶持山东的经济发展。 每个团有一个炮营,高射机枪和高射炮是必备的,现在还没有飞机,日军的飞机是一个隐患,每次作战时日军都会用到它。这两次没有出现是日军没有 重视三十六军,没有派飞机助阵,以后就不会有这种好事了,所以防空是重中之重,还要勤加练习。每个师有二个炮团,喀秋莎每个师只有三十辆,主要是这东西太费弹药了,其他的都是榴弹炮,共有六十门炮。还有就是防空团了,装备了高射机枪和高射炮。 另外就是山东的海防,同样是没有军舰,只有先建造岸防炮了,组建了岸防炮团,在关键地方建设炮台,驻军防守。等在美国的军舰建好了,才能慢慢抵抗日军的海军。山东的飞机也已经在研制了,但是飞行员不好找,只能从国军里面去挖,慢慢培训出来,需要大量的飞行员,这也是急不得了,要不赵云直接从美国买飞机了,现在只有教练机和为数不多的战斗机,还不是日本人的对手。 赵云在美国采购的工厂和设备基本都到货了,除了军用的以外,都拍卖给了国内的资本家,而且限定在山东境内生产,不得转移。这些白菜价的设备,加是运费,赵云卖出了二倍的价格,就这还比国际价格低,老板们只喊便宜。化肥厂、水泥厂、农药厂等企业纷纷建立了,钢铁厂和电厂开始扩建了,因为已经跟不上当地的企业的需要了。 山东境内的道路全部铺设了水泥路面,不仅方便了当地运输,军队调动起来也很方便,都是用卡车运输的,这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商品的价格也比别的地方低,因为有些农产品需要快速运输。 有了赵云这个金手指,山东油田都开采出来了,石油是经济的命脉,没有石油,工业是没有基础的,汽车和工业上都需要的汽油和柴油是从石油里提炼,沥青也是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