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乾史_第六章 尝遍世间余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尝遍世间余味 (第2/2页)

小男孩,表情狰狞的说:“小兔崽子断不了奶还满嘴歪理,不好好练大字,成何体统!小心你师娘打你!“

    小男孩并没有理会道士的教育,歪着头,自顾自的喝着奶。出了街口,行人渐渐变得稀少许多。这时,迎面走来一个樵夫,背着很大一捆木柴,却走得很是轻松。虽然戴着斗笠,却还是遮不住那张年轻略显呆滞的脸庞。小男孩的目光与年轻樵夫对上后,小男孩的放下了手中的奶壶,脸上浮现出与他年纪完全不相符的复杂情绪,然后仔细打量着樵夫。樵夫并没有看到他,只是自顾自的往前走去。

    中年道士掰过小男孩的头,在后背上轻轻拍了拍,面无表情说:“回家!”

    --------------------------------------------------------------------------

    被人们称为余少爷的小男孩便是姜晚,在来到武侯港的四年中,他被柳道士和他的老婆崔氏抚养。柳道士对外说姜晚是自己收留的弟子,在山中被他捡到。可是人们都觉得这孩子应该是柳道士老婆生的,只是柳道士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说出口而已。

    在姜晚一岁多的时候,柳道士收到了一封信,信中只有只有短短几个字:余味-字以安。柳道士说:尝遍世间余味,以后百事平安。

    小港的人们都不明白柳道士姓柳,给自己捡回来的徒弟却姓余,要知道奉朝的天下余姓很少。知道的仅仅是京都那位先生。

    这是姜晚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四年。四年中,他一次一次都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可是每天醒来见到的,听到的,让他终于确定,这不是梦。自己是真的来到了这个未知的世界,这个世界像记忆中的地球,有太阳,有月亮,有山有海,还有米饭和面条,但是似乎又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姜晚通过不断的探索,他发现这个世界的文字好像记忆中的繁体字,这个世界的人都很有趣,很奇怪。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前一刻还在逃难,后一刻就成了道士的徒弟。不过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不一般。他认识那个四年前抱着他逃难的少年,他知道少年一直偷偷注视着他,他不点破,因为他们都在装,只是少年明显没有姜晚聪明。

    这些年来,他慢慢接受了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人们。他习惯了自己的名字。虽然一个成年人的灵魂被装在了一个幼儿的身体内,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要经受住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姜晚以前幻想着自己能变成孩童,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这等事情真的落在里自己头上,他又显得那么孤单,那么无助。

    可是自己上辈子都是要死无全尸的人了,现在居然还能重生。与前世的凄惨相比,这貌似是上天的眷顾。

    在道观中,崔氏和柳道士很疼爱自己,夫妇二人的照顾却是比亲生孩子还要疼爱。崔氏是个很知书达理的人,总是带着一副慈爱的笑容。柳道士有时也会管教他,但是更多是心疼。虽然生活这样一个温馨的家庭中,但是他很苦恼,无无处与人交流的痛苦让他很是不爽。

    难道能对崔氏和柳道士说,我不是你们这的,我跑错地方了?难道告诉麻衣少年我认得你,你别装蒜了?

    所以他经常跟着柳道士出摊,和街上的小孩子玩耍,给他们讲前世电影里小说中那些故事情节。

    他似乎想一遍一遍的提醒自己,我不属于这里,我和他们不一样。他明天想给那些孩子讲奥运会,讲汶川地震,讲伊拉克战争。可是,他很清楚,这个世界的小孩子不会喜欢这些故事,但还是要讲,因为他很孤独。

    他不想告诉那些孩子,故事中,姜公子突然看到了什么。因为很无聊啊,在他的想象中,姜公子推开大门,手中的蜡烛并没有熄灭,他顺着蜡烛微弱的光芒找到了回家的路。灯影下,是父亲母亲还有那她。他希望他只是在这个虚构的世界环游了一圈,最终,找到回家的路,找到了出口。

    但是姜晚,不对,这里应该是余味....明明知道自己没有探路的蜡烛,这个世界也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什么全系投影。

    所以,他觉得自己天天讲故事来提醒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个神经病的举动。

    这个世界很好看,有好多漂亮地方,大海很清澈,天很蓝,空气很好,吃的东西也很安全,还有不要钱牛奶喝,奥,对了,街头的那家汤面馆的汤很好喝,很香。

    余味呢,来都来了,安稳一点,不好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