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2/3页)
手枪法那是越的精纯,不敢说是炉火纯青,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应付的了的。只要曹cao这边不是弄出车轮战或者群殴战,自己单挑曹营各路大将也不是没有一点胜算。更何况,战场比拼,也不都是将战,兵战才是战斗的主流,若是两军相接,有自己带来的这五十精锐支撑,再加上徐州精选出来的三千丹阳兵,**有信心应付三倍于自己的曹军。若是曹军想一拥而上,以多欺人,那自己也有信心带着兵马安全撤回。 可现在有了陶谦的部队在一旁,那可就稍稍有些不便了,并不不起陶谦还有他手底下的那帮人,实在是这帮人就算出得城来,也不见得能帮上什么忙啊,你徐州的兵马本就要比曹军弱,要想与之周旋,那就要走精兵政策,可你现在带了这么多战斗力参差不齐的兵马出来一曹军大举冲锋,你这三万人马怕是帮不上什么忙,反而会被对方冲动阵脚,进而导致整个战场局面失去控制,自己这三千人本来具有很强的机动性,打不过还可以跑,可一旦被牵连到这三万人的大部队中,那也不过是一朵浪花而已,稍有不慎,就会连自己都一块儿搭进去,就别说什么力挽狂澜了。 所以**打心眼里希望陶谦能回城去,你要是真的担心我,那这三万人你可以当做紧急突击队伍,看到我这边情况不妙的时候,再放过来接应这边的兵马,或者以二等战斗力的部队作为殿后部队,保证主力精锐部队的安全撤离,反正曹军针对三千人攻击时,受地形和阵型的影响,不可能把战线拉得太长,在一个较为狭窄的接触面上进行阻击,到最后也不会有太大的伤亡出现。当然这些话**自己的心里明白,可他也不能明着说出来,毕竟人家陶谦也是一片好心不是。 对所考虑的事情,陶谦可是想不出来,这个就是层次上的差距,陶谦的战略战术思想还是停留在重兵对重兵,人多取胜的层次,他不是不去考虑人少对人多的战术环境,可在他看来,那只能是大规模战役中的奇兵战,以计谋布置出能够有效利用部队进行突袭作战的环境,从而以局部胜利赢来整个大战场的全面优势。这个思想是传统的,也是大多数人都在遵行的作战规则,毕竟以少胜多的战例从古到今都没有多少,真正的大战全都是在两支基本上势均力敌的部队之间展开的。这个战略思想即便是放在以后的几千年内都是类似于准则之类的存在,就像是淮海战役,解放军六十万人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八十万,这就已经足够被记载入世界军事史的史册,到现在还被世界很多军校作为范例进行讲解。想想吧,战力比在3:4这个比例上所取得的胜利就能够被当作以少胜多的典范,那像**这样以1:3甚至更低的战力比来进行战斗,还想要取得胜利,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陶谦才坚决的带着自己的大部分家底也跑到了这个战场上。 其实**的战略思想也没有出这个时代的局限,如果是与曹cao进行动辄数十万人的战略决战,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都不占有显著优势的话,**也绝不可能拿着占人家三分之一的兵力去鸡蛋碰石头。战争进行到那个层次,就已经是军队战斗力还有战斗素质的比拼了,大军团作战,综合战斗力上的基本势均力敌是战斗能够进行下去的先决条件。可现在**与曹cao之间的战斗还远到不了那个层面,是,曹cao的部队的确是达到了近十万人,可曹cao并没有进行决战的准备,不管是心理上还是客观基础上都是这样。曹cao本来的打算是搞闪电战,在消耗较少物资和军力的情况下,凭借战斗力上的优势在短时间内攻取综合战斗力较低的徐州。他本来的确差不多要成功了,但益州的介入让他的一切想法都打了水漂,毕竟面对益州军不比面对徐州军,一旦与益州军结下大怨,那曹cao就将在最不适合的时候,在最不适合的地方与益州进行一场大军决战,最后的结果会是如何,曹cao恐怕比谁心里都清楚,刘宇不是原时空的袁绍,凭实力就能压死曹cao。 只要曹cao有了这样一层顾虑,那么在调兵遣将,布置战略战术方面就会在这个轨道上进行下去。那么战略层次上的大型战斗就不可能出现,而在来,平时在徐州附近的这种短兵相接,根本就不是多么大的事情,只要运筹得当,那徐州仍旧可以凭着现在的底蕴,与曹cao好好周旋一下。就好像今天他领三千人出战,就是已经有了完全的准备,才开始实施的,没想到陶谦一片好心,带了这么多的人也到阵前给他助阵。看陶谦一副我不怕死的表情,**忍不住心头郁闷,他明白,这个老头今天不知道吃了什么,是打定主意要和曹cao来个决战了,唉,主力作战的才三千人,在一旁助战的倒有三万人,怎么看怎么别扭。心中叹了一口气,**暗道:等过一会儿,这帮子帮忙的可别成了帮倒忙的 曹cao的军队大约五万人这个时候也已经到了距离徐州军阵二百步远的地方,百步左右是弓箭的攻击范围,一般两军对阵都差不多离开二百步左右,这样,中间的空间对于将领之间的对战也能提供较大的运动空间。看到曹军已经来到,**便知道这个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便已经是成定局了,此时再让徐州的那些兵马回去,陶谦愿不愿意那都两说着,这个时候将兵马往回收,怕是曹军直接便掩杀过来了。没办法,**只好向陶谦道:“多谢世伯一番好意,既如此,就请世伯领军在旁为我观敌瞭阵吧”陶谦捋着花白的胡子笑呵呵的道:“没事贤侄,曹caojianian诈,多有奇谋,你初次跟他打交道,一不心就会吃亏不过有世伯在一旁照看着,量他曹cao也弄不出什么花样来,毕竟我与他也是交手几次,彼此知根知底的,等一会儿两军交锋之时,只要曹cao一有异动,老夫便统领大军支援你” 听陶谦这么一说,**脸上带着微笑,心里面却是哭笑不得,心说:陶谦啊陶谦,你说这两军交锋,要是打上几场就能对对方知根知底,那这个世上就没有能将和庸将的区别了。你跟曹cao打上几次就能摸准他的脉?要真是那样的话,你怎么还被人家给压着打呢,这都多长时间了,被人家堵在城里出不来,还好意思说能在战场上帮忙? 可惜,这些话,一句都说不出来,这要是说出来,那不是当面打人家脸吗?反正事情都已经这个样儿了,**也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这边为了陶谦出来助阵的事情有些头痛,曹cao那边也在仔细观察徐州这边的情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