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公务员_二百六十六章 敢问路在何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六十六章 敢问路在何方? (第2/2页)

孙侨之言,乃值得信赖之意,这意思唐

    明白,听了之后向那人抱以谦逊一笑为谢。

    “仆等既然来了,见了,为了这一方百姓也断没有藏私不言的道理”,孔眼中的欣赏之色一闪即逝,脸上用近乎不变的正肃神色道“据仆等这两所见,唐明府东谷之举称得是功延子孙之善政,若经有司察举实有垂范天下之利,然则北城外之集市却是所行欠妥,夫理政之要重耕桑,导民以善,焉可促民逐利以坏乡风唐明府三思之”。

    听得此言,坐在唐成侧的杨缴撇了撇嘴,想说什么却又最终没说。

    “公所言极是,后学自抵任之初便一力推动东谷之事也正是为固耕桑之本,至于北城集市一事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唐成一脸诚恳说出的这话听的杨缴直皱眉头,微微扭脸过来看了他一眼后再次撇了撇嘴,这话也亏他说地出口唐成自不会理会他,深深叹息后继续道“东谷之事实大,钱粮靡费更巨,本衙瘠贫,加之去岁又遭大旱,若要成此大事不得不借北城集市之利以补东谷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来后学当也是为难的很哪”。

    流官村诸人好歹在龙门也住了两年多,对这个县到底什么状况还是清楚的,是以闻听唐成的解释之后相视之间皆都点了点头,虽然男女授受不亲,但孟圣也曾说过“嫂溺,叔可援以手”,事急从权,这个道理他们还是清楚的。

    “嗯”,孔微一颔认可了唐成的这个解释,“然则逐利之风一起,民易重利而轻义,重狡而弃朴拙,人心之坏不远矣,却不知唐明府将行何策以治民心之失”。

    “重法度”。

    “噢明府也是饱读诗书之人,竟忘了暴秦二世而亡之戒”。

    闻言,唐成一笑道“这法度嘛却是要与教化并行之”。

    “如何教化法”。

    “旌表地方良善大义之举,使万民知何为善,何为恶。此外更重要的是后学将于县中大力整饬官学、义学,以至圣先师仁礼清音涤dàng)言利逐礼之风”,言至此处,唐成放慢的语调中有了一股nongnong的缅怀之意,“后学自幼家贫,全仗乡中义学才得以习得圣人遗教而有今,是以对我龙门学政废弛实是痛心疾,无奈此前衙中贫瘠虽有心无力,而今赖北城市场之利使县中小有积蓄,俟东谷梯田修建之事毕,即可重整学政,扩建县学广立义学,必使我龙门虽偏远穷困子弟凡有心向学皆得闻圣人之教”。

    “好”,唐成这番满带感彩的话让孔诸人听地是眼神亮,等他说完,老夫子抚掌赞道“斯言大善唐明府既有此心,龙门之大幸,百姓之大幸也设使县学教谕乏人,仆虽老迈亦愿共襄盛举”。

    孔此言一出,座中其他那些人也随即纷纷附和,他们这番表态只让口中连连称谢的唐成心下遗憾不已,可惜呀这些人都要走了,要不然真把他们都安置到县学当教谕的话,这普天下所有的县学里若论师资力量之强,龙门县学稳稳当当能坐上第一把交椅。

    哎,可惜,实在是太可惜了

    此后的咨政议政便主要集中在县学及义学的扩建上了,说到这个话题时,国子监出的孔一改平的讷言,一条条一款款说的极细极多,最终由唐成以私人名义做东地宴请便在这气氛烈的议论声中结束。

    从偏院儿里告辞出来后,唐成对着明朗的夜空长出了一口气,累呀,跟这些人相处真是太累了,从拗口的说话到一举一动都累。

    但作为亲手推向朝堂未来可做重要借力的成规模政治力量,现在跟他们相处时即便是再累也得提前把这伏笔给埋扎实了,别人或还不好说,但唐成对孔及跟他走得近那几人还是看得准的,这等人素来不轻易推许人,然则一旦他真正欣赏了谁的话,依着子就很难再变,而且以这等人的品来说,只要他们觉得帮你是义之所在,即便是跟皇帝老子对着干也不带含糊的,那可是正儿八经能出死力气的。

    若想真正与孔这等人结交,单纯物质上地赠与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为官为儒地理念相同才是区分亲疏的核心标准,此前送药草送粮食的雪中送炭更多的只是拉近双方距离的敲门砖,而在他们即将动前地这次咨政交谈才是精魂所在,展示能力、交换理念,在这些即将重返朝堂的人心中刻下独属于自己地鲜明烙印,这就是唐成这趟过来的真正目地所在,此前一直说着的咨政更多地只是个舞台的幌子罢了。

    从晚宴的气氛及告辞时孔等人的态度来看,这趟来的目的算是完满达成了。

    一旦他们重返朝堂,只要他们还在朝堂上,他唐成在仕途上的安全系数可就增加的多了,若待有一天重回长安时,那借力

    想的太远了,唐成对着闪烁的星群摇了摇头,虽则他此举是想收束过于纷飞的思绪,但心神却又不由自主的飘散开来,眼前这件埋伏笔的大事已了,对龙门县政的规划展布也完成的差不多了,暂抛开眼前的事不想,那他未来的路将要往哪儿走是真如张亮所言直接回京城还是继续在地方任职

    心神飘忽,诸多想法纷至沓来又电闪而去,在唐成的沉吟中最终也没形成定论,这前途啊在那里,在哪里呢

    敢问路在何方欢迎有兴趣的书友就小唐的下一步走向提出自己的看法,若能在提出看法的同时给出合理化的理由分析就更妙哉了

    嗯,顺便求一下打赏和票票吧,现如今的猛然太多,竞争太激烈,生存不易呀拜托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