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_七十七章 帝王之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十七章 帝王之尊 (第2/2页)

后,从历经大战磨练依旧能够坚持下来的忠勇军、仆从军中抽出一万人组建成一个整编师,先以洋枪为制式装备,逐渐培养增强他们的忠诚度,最终规建为正编第七师。

    可现在乾隆的死,琰的登基,已经使得事情已经发生了严重变化。为了树立起新皇的尊严,明年春季的绞杀战,琰必然会倾全力而为之。可现在中华军只有不到七万人,其中除了卫戍京师的禁卫军之外,能够自由调动的中华军只有两万二三。其中骑兵六千余,炮兵三四千,步兵只有一万二三。而且要分出一半兵力留守北部防线,面对南方十几二十万清军的全面反攻,仅靠万余中华军和一两万忠勇军、仆从军,兵力分配必然是捉襟见肘。增强忠勇军、仆从军的战力,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还有就是半年来抓到的十万俘虏,这些被俘清军中绿营兵占了一大半,是一股可以争取的力量。特别是津南之战时抓到的四五万绿营兵,做劳力已经半年了,是到摘果子的时候了。

    而冬季战役时期主动投降的豫军洛阳镇总兵吴元庆,他的妻儿老小都已经被北方处偷偷的送到了北京,回头路是走不了的,所以这人完全可以放心的使唤。命他去绿营俘虏中招募士兵,肯定会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

    梁明大致估摸了一下,未来的三四个月中,他手头还可以多出三万人来。虽然这批人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不会好到那去了,却也比白莲匪军强。守个城池还是可以的!

    明年,关键是明年,只要能顶住清军春季的反攻,将他们阻挡在京津之外,那么随后的夏季、秋季就会是中华军收获丰富果实的时候。

    当乾隆“遭天谴”死了的消息传遍天下时,岭南地方的中华政权将得到无以加复的巩固,那里的士绅百姓将会彻底对满清死心。在中华地方政权的号召下,在军饷利益的诱惑下,两广、江西、福建,四个省份,招募十万新兵只会多不会少。

    有了这些新兵的充实,南方的中华军就可以抽调出足够多的精锐用于进攻上,当第四师沿长江直逼南京时,福建、江西的第一师、第二师、第五师以及大批的忠勇军、仆从军将汇成一道不可阻挡的洪流,一泻千里,霎时间浙江、湖南,甚至是湖北。长江以南,将再无清军的立足之地。

    再看北方,直隶的清军主力已经灰飞烟灭。河南本就才两万的绿营兵,调出去洛阳、开封两镇之后,毕沅手中怕是三千正规军都不会有了。山东军力雄厚,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中华军在当地是一呼百应,柴坤手下实力相当的雄厚,即便吉庆手握总兵怕也奈何不得他。

    江宁的保卫战必然会让李世杰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江苏、安徽的兵力会大部大部的向江宁集结,而原本就向福建、江西、直隶战场投入了相当一部分兵力的江苏、安徽两省,在又一次抽调大军之后,留下的也就是一副空壳子了。

    而山西、陕西、甘肃三省的联军,以及绥远、察哈尔、热河、东北、蒙古各部的步骑,兵力近达三十万之多。大军势威,南北两面夹击京津中华军,可落在梁明的眼中却是覆灭前最后的疯狂。

    因为天下大势已经落入了中华军的手中。

    更况且坐镇京津的梁明手中握有十万中华军,拥有有利的地形,坚固的城池,先进的枪炮,强攻不足防守却是绰绰有余。满清步骑大军兵多势众,却不见得能够奈何得了他。

    等到中华军一统江南,冬季稍作休息之后。后年春季,大军挥师北上,必然是势若破竹,拿下江北兵力空虚的各省还不是小菜一碟。到了那时,天下三分我具其二,鼎立天下,梁明霸业可成。

    大军直捣承德,清军不战则罢,琰丢面子,丢脸随他去;战就打他个惨痛,让关外清军老实个一两年。然后进军西北,先收复山西、陕西、甘肃三省,外加河套平原,巩固北方疆防;然后南北夹击进逼西南,就凭西南三省的实力又那里抵挡的了?

    一统关内之后,大军席卷,东北、蒙古、新疆、西藏,一个也跑不了。待到那时,趁着欧洲战场打的热闹,西伯利亚、中南半岛、甚至是太平洋对面的大片土地,等等,无数的希望在渴求。

    打造一个环太平洋帝国,似乎很有可能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