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十五章 乾隆之死(下) (第1/2页)
晓发古北口望雾灵山 ——康熙 流吹凌晨发,长出塞分。 远峰犹见月,古木半笼 地迥疏人迹,山回簇马群。 观风当夏景,涧草自含薰。 下雪时的雾灵山应该是一年中最有味道的时候。寒冬腊月,狂风呼啸,飞雪飘飘,大雪覆盖了淡淡的雪痕整个天际,与湛蓝的天空相接,呈现出一片宁静美丽的面貌。满山的林海都会被雪花染成白色,万树银花在寒风的吹动下此起彼伏,富有动感。当中午温度升高,在堆满积雪的树冠下,不时才会闪出几枝松叶,抛出点点绿光,分外生动。 雪后陡峭嶙峋的山崖挂着雪痕,看起来像是一幅大型版画,从主峰顶向下俯瞰,洁白的雾灵山峰犹如一个天然的冰上舞台,银装素裹,分外娇娆。更为神奇的是雾灵冰瀑,落差二十丈的瀑水已经完全变成巨大而雪白的冰幔,挂在悬崖峭壁之间,博大雄伟,气势如宏,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一般。还有那雾灵山的雾凇也是格外的冰清的,氤氲缭绕的雾气染白了树木的枝叶,染白了山石,也染白了山川。 雾灵山的冬季是神奇而美妙的,是一片圣洁的天地。然而在这幅天公抖手化出的美丽画卷中,却总是隐藏着森森杀气。 “啪啪……啪啪”,又一连串清脆的枪声传来,随着而至的则是一阵哀死地惨叫。 乾隆的随驾已经抵近寿王坟两天了。现在又下去了雪。为了他地身体考虑,满清的王公大臣一致认为雪停之后。才可进山。 这两天来。随从护驾地骑兵很忙火。因为中华军地战术实在太恶心人了。 白色地骏马。白色地雪橇。白色地外罩。白色地天地。他们就像是一朵雪花一样总能轻易地隐藏在天地之中。 可是仅仅两日。死在他们枪口下地满清骑兵已经不下百人了。至于受伤地还有一百多人。 “一群该死地白耗子。不要落在我地手上。不然地话我会把你们钉在木驴上。”参将拉克申愤怒地向远处散去地敢死队员咆哮道。白耗子。就是清兵提敢死队员起地绰号。 而远远遁去地敢死队员虽然高呼欢笑着。但他们地心中却充满了焦急。乾隆抵达寿王坟已经两天了。该死不死地老天却偏偏在这节骨眼上下起了雪。为了给满清造成一种急切地错觉。早在五天前张广房就带着四十名手下开始袭击寿王坟地清兵。可现在看来情况并不妙。 “张队。咱们不能再这样了。要干一票大地。要让乾隆老儿感到紧张。”说话地是第四组组长关阳。“这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挺呢?可山上地补给是有限地啊!” “我同意老关的意见。咱们要拼一次。”第三组组长牛二横。 “同意。”第五组组长赵飞云。 敢死队副队长兼任第二组组长——张广房同样深深地为山上的战友担心,更为能否完成任务担心。时间拖得越长,对完成任务就更不利。深深地看了三人一眼。张广房一横心,说道:“那好,今晚上咱们闯一下山门。” 乾隆一行的护驾骑兵就有五万人之多,但是雾灵山是山不是川,满清骑兵虽多却也挡不住敢死队员从那个犄角旮旯里上山。避开了几队巡防的哨兵,张广房一组十人慢慢的摸到了半山腰。 宋元时期,雾灵山乃是佛山圣地,可到了明朝,雾灵山却摇身一变成了边关重地。雾灵山山体高大,崖悬壁险,具有一定的军事价值,所以它上面建有许多长城,大都是明长城,至今还有一百多里。除长城外,在高山险峰上建有许多烽火台,现在可以看到的只有破壁残垣了。 然而自从佛宝出世之后,特别是乾隆随驾的大军开到,这些个破烂不堪的烽火台从新焕发了生机,多则十余人,少则三四人,一队队清兵屯住其间。现在,挡在敢死队前面的就有一个。 夜色越来越深了,刚刚换岗的两个哨兵正打着哈欠!嘴里嘟嘟囔囔的念叨:“我还没有睡够呢!” 趁着右边的那个哨兵松懈的时候,几个黑影趁机溜到了眼皮子底下。 张广房掏出了两把匕首,手一扬,在暗淡的篝火下,一道寒光射向那个哨兵的喉咙。 “嗤”的一生轻响,那个鬼子的喉咙被射穿了。左边的那个哨兵听到声音,急忙转头来看,发现同伴的咽喉处插着一把匕首,正准备大声示警,突然觉得喉咙一紧,好像塞入了一块石头一样,然后就再就听到“咔嚓”一声响,就再也说不出话来,整个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