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十二章 硝烟起 (第1/2页)
ps:料理南洋,安住窝。接下的大陆进军速度加快了些! 劳山军----披差、汶吗、披耶讪三人的部队,因为背靠比劳山,是以得名。 却克里军----暹罗政府军,因为暹罗这一朝又称却克里王朝,是以得名。 开第一炮的是劳山军,看到却克里军的战船开了过来,江岸炮兵阵地的士兵们本能的产生了一种恐惧感,率先打响开了第一炮。 刹那间夜功江面上炮声隆隆,一场炮战就在佛统附近海面上展开了。却里克军在佛统的战船不多,但他们仗着自己可以划动,是以当即向劳山军展开了猛轰,炮弹在水面上激起了条条巨大的水柱。 夜功江面并不怎么宽,但凭着却里克军战船的个头,扑腾两下还是绰绰有余的。游动而击,最开始他们倒也沾了一些便宜。但是劳山军也有自己的优势,集中了反抗军三股势力近半数火炮的江防炮群,尊位要远超出佛统水师所载的炮位。往往集中十门以上的火炮猛攻却克里军一只战船,双拳难敌四手,两艘大船和十几艘战船不大一会儿工夫就在炮群的围攻中沉没了一半。余下的一看情况不妙,立即向吞武里方向逃去。 解决了水师这支拦路虎,不过是劳山军反击的第一步,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打到吞武里,然后拥立郑信之子昭水登基。当然了,这里面究竟是谁出谋划策的明眼人都是一目了然。那王子昭水在中州都待了五年了,没有中华国的支持他可能冒不失儿的回国吗? 披差、汶吗、披耶讪都是郑信手下的领军大将,通銮谋反之后清理了陈联等一批华人之后,第二个目标就是他们,但是随着中华军的登陆,却克里军大败。实力大损的通銮不但落了个割地赔款。自身地威信也大大降落。 披差、汶吗、披耶讪三人也趁机抱成了一团,稍后更是于中华国取得了直接联系。三人组建了劳山军,总兵力八万来人,相比却克里军本是大大不如,却也依靠自有利地形和中华国的支持撑了过来。 本来梁明是绝不会打出昭水这张牌的,对于暹罗他准备依靠劳山军、缅甸等势力予以牵制一二,自己再在马来亚布下重兵,如此估计也能压住通銮的野心。但是随着英帝国的加入一切都成了未知数。特别是在得知却克里军中出现大规模火器部队之后,梁明就息了“和平”的念头。 然而中原战场形式发展绝快。战机稍纵即逝,梁明不可能因为暹罗的未动之举,就放弃了原先制定的作战计划。所以,在没解决暹罗这头独狼之前。梁明很无奈地帅大军北上中原了。在其本身帅大军北上的之际,梁明给主持国务地周青竹等人留下了一个妙招,大力扶持劳山军,在适当的时候先命劳山军主动出击,扶持出一个傀儡政权。然后以昭水的名义向中华国请援。整编第四师作为中华军的主力之一,梁明不可能让它荒废在苏门答腊。早一点解决暹罗,他们也好早一点北上。 旬日前。军情局地暗线就报来了一个消息。英格兰准备支援暹罗五千支火枪。四十门大炮。已经相应地弹药。 这代表了什么?主持国务地周青竹很清楚。主持军务地文坛、秦宜达也很清楚。战争已经是无可避免地了。既然如此。那干嘛非要等到暹罗自己准备好了出来打咱们呢?咱们先出手。抑制住暹罗地发展不也一样吗? 于是乎。以郑信之子昭水也幌子。复国运动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披差、汶吗、披耶讪三人。连同昭水四个。他们自然清楚自己作为会给暹罗带来多大地危害。甚至传承千年地国祚也会葬送在他们地手中。土地对中华国存在着难以抗拒地魅力。但是。现实终归是现实。牺牲自己成就“伟大”地暹罗。这个念头根本就没在他们地脑海中出现过一刻。自己地利益才是最重要地。周青竹曾给他们送来了一句话。“自己地荣华是靠自己打出来地”。这句话地意思他们四人很明白。因为四人已经在三年前暗地里接受了中华国地封嗣。都是伯爵之位。想再上一层楼。那就看自己等人地拼打了。 中华国大批地军资送过去。随后由三方组建起一直五万人地部队。由汶吗、披耶讪为正副元帅出兵讨伐逆贼通銮。昭水、披差则坐镇北碧。一来治运粮秣。二来对抗素攀之敌。劳山军地复国第一战就是佛统。 对于却克里军来说佛统是一个非常重要地军事要地。它正好同北碧、叻武里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稳稳地挡在劳山军地通道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