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_四十一章 大沽登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十一章 大沽登陆 (第1/2页)

    虽然战斗力差劲的要死,可总的来说满清政权对于水师还是相当重视的。闽浙、两广一带驻扎的各营水师大大小小加起来也不会少于三万人。若再加上驻守吴淞附近的江南水师,那人数几乎能突破五万。

    在梁明看来,满清的如此作为,当年那台湾的郑氏集团相当有功劳。不过都是过去的事了,澎湖一战东南各省的水师几近被一扫而空。越南分舰队也时不时的在吴淞一带晃荡,江南水师根本就不敢在海上露头。是以,中华国这只庞大的舰队靠岸航行,一路上北去,直到了北海海面才碰到了山东水师的几艘蚂蚱船。

    清一色的大海船,二百吨的大海船啊!当年自己费了多大的工夫才弄到了七艘,可现在看来……也就是搞后勤的料。

    以雷霆不及掩耳之势,短短的两日之间北洋舰队从南到北扫清了胶州、登州两地的水师营。舰队直插天津口。

    ※※※※※※※※※

    大沽,海河入海口。“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素有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

    在梁明的那个世界,大沽总是同耻辱联系在一起,除了1859年的那一场小胜外。而在这个世界,它同样和满清帝国的耻辱联系在一起。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代表着整个中华,后者仅仅代表满清政权。

    “大王,前线战报。”刘武看了看手中的战报,想起先前梁明的吩咐最终还是轻声叫醒了他。这是大军自北塘登陆以来的第一封战报,面对的清兵也仅仅是驻守北塘的一个营,还不到八百人,胜利自然是无疑的,可既然是大王关注的,那也拖不得。

    梁明正睡的迷迷糊糊,听到了几声响,抬起头来一看是身边的侍卫副统领刘武。“怎么了?”这才打了个盹儿,天色就亮了。

    “启禀大王,前线捷报。我陆战队已经顺利攻占了北塘,守营清兵全部被歼。我军损失无几。”

    北塘?一个营的清兵而已,小菜一碟。“大沽可有消息传来?”用清水擦了把脸,俩字——精神。这可不是在南方,寒冬时节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

    “炮声已熄,尚无消息传来。”常在梁明身边跟着,刘武自然知道这位爷的性质,留心着呢!

    天津镇是直隶境内绿营七镇中兵力最雄厚的一个镇,兼辖河间、大沽二协,务关等营。其中单单一个大沽协就拥有前左及中左、后左、前右、中右、后右六个营,兵力不下四千人。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打击,又没有大沽炮台给他们挡刀,在梁明看来这六个营的清兵就是一道煮熟了的鸭子,想跑都跑不掉。

    “都七点了,那边也该有消息传来了。”梁明摆了下手,挥退了端水的侍卫,转向了刘武,“马匹都下船了没有?让骑兵旅统计一下损耗,报个具体的数目上来。”

    “是。”

    从启州上船,这一路走了上万里,一匹匹病死的战马看的梁明直心疼。好在事前多运了四千匹上来,不然的话三个骑兵旅就能出场一个半了。

    ※※※※※※※※※

    大沽口。

    “北极星君”号上,北洋舰队和卫戍师的主要人物悉数在场,看着外面染红了半天的火光,一时间竟是难得的寂静。

    枪炮声渐渐平息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靴底与甲板撞击的“啪啪”声,愈加清晰……

    “报告,我陆战旅已经全部肃清了大沽敌军,请指示!”

    “马上向大王禀报战况。”柴坤很明确的点出了首要问题,然后才说道:“清理大沽口附近的码头,另外抓紧时间就地架设简易码头,以最快的速度铺助卫戍师将士上岸。‘

    “是。”

    那个小参谋离去后,阙四伯赞叹道:“柴都督,久闻北洋舰队的陆战旅精干非凡,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啊!让我等也是汗颜。”陈分民留守中州,那卫戍师此行的当家人就是阙四伯了,早前的兰芳公司的大佬之一。

    “那里的话,卫戍师乃是拱卫中都之精锐,岂是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可比,今后这津京大地可就是诸位一展身手的好地方了。”柴坤跟陈分民还有几分交情,至于阙四伯、吴广淮、吴阳三人也就是照过几次面而已,不然的话几人之间也不会如此的客气。

    不过让柴坤想不到的是,对面的三人听了之后反倒露出一丝惆怅来。

    吴阳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向因自己猛然叹气感到惊讶的柴坤怅然一笑,说道:“我等投效朝廷也有十年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