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章 看门狗 (第1/2页)
“曹扬!曹扬!醒醒!唉!醒醒!” 我恍惚间感觉到有人在拍我的背,我缓缓起身才看见眼前的人。 我迷糊道:“杨所长?” 杨所长苦笑说:“我俩可算是喝大了,你看看外边。”说着杨所长手指着窗外。 我放眼望去,卧槽!天都黑得看不见路了。 我急忙起身要走,可刚踏出一步,站住了身子,猛地想到我特么也没什么别的事情啊!急什么? 于是又讪讪笑着坐回原位上。 杨子肖带有抱歉的眼神看着我,不好意思道:“曹扬,对不起啊,拉着你喝酒还说了那么多胡话,没耽误你事儿吧?” 我冲着杨子肖摆摆手,笑说:“哪里的事,我闲得很,没事儿”。 杨子肖苦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我突然头一疼,这一疼就让我又想起了睡前的事情,可现在情绪已经稳定多了,睡觉果然是有排忧解难的效果。 可我依旧要提! 我对着杨子肖苦笑说:“虽然很不开心,但还是要和您提一提,男孩母亲的事儿,你不是要和我说说么?” 杨子肖听了我的话,叹了口气,苦笑说:“是啊,你还记得这茬呢。我现在就是苦恼于要不要告诉那男孩”。 我皱着眉头,惊讶道:“这男孩的母亲都去世了,男孩还不知道知道吗?这也太不讲道理了吧”。 杨子肖摇头苦笑道:“事情要有这么简单,那就好了。按常理来说,母亲去世了,儿子理所当然地有知情权,而且还是第一时间就要通报儿子。可是······唉,可是情况不一样啊!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 我看着杨子肖皱眉头,不解道:“不管道理死不死,活不活的,你得让人孩子知道不是?哪里有母亲去世了还瞒着儿子的道理?” 杨子肖冲我摆摆手说:“我和你说说,如果现在就告诉这男孩,一个还处于恢复期的十三岁男孩,在服刑期受到这种强烈冲击,而男孩坐牢也为的是母亲,如今反而变成了自己间接害死了母亲。 你想想,对于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可能有人要说就算是苦难也得学着接受,瞒着和欺骗是解决不了事情的。好,那就撇开男孩本身不提,有社会学家专门做过数据分析,得到的数据明确表示,还处于十四岁以下的孩子,在服刑期间,受到不好的刺激后,出狱后的二次犯罪几率,是极大的! 那么在不论个人心理也好,二次犯罪对男孩本身和社会的影响也好,我有什么理由把一个还有希望,正在恢复的孩子,往火坑里面推?就为了所谓的道理吗?为了那社会实验的那一点儿小几率去拼吗? 一头是毁了男孩的未来,一头是潜藏事实不说,虽然这两个可能并不绝对,但却是大概率事件,你怎么选?” 说着杨子肖眼神认真地盯住我。 我沉默了好一阵子,很没底气地轻声说:“可能是我太无知了,我的观点有问题。但是按照你说的话,告诉男孩危险性那么大,那么你为什么还要苦恼?两害相权,取其轻,不是很明白的道理吗?” 杨子肖叹了口气,摇头缓缓道:“我也知道哪头重,哪头轻,可我更害怕的是出现第三条路,男孩服刑完毕后,回到家里才发现母亲去世了,或者不论什么时候知道吧,都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身体和心理的都有可能。 还有,就是你说的,道理。虽然我的理智告诉我,这样是很危险的,可我心里也在想,凭什么我去决定别人该不该知道母亲去世?我有什么资格评判别人是事情?我又不是百分之百了解那男孩,我凭什么妄下定论? 我心里也在纠结,我两头都不是人,现在摆在我面前的问题不是A好,B不好。而是说,A不好,B也不好。那么A和B到底哪一个,男孩会更能接受,或者说更愿意接受呢?我做不了决定,我满脑子打架,吵得不可开交”。 我听了杨子肖的一番话,也头疼了起来,这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说那个不对,又有新的观点跑出来反对。 我和杨子肖沉默了好一阵子,我打破沉默苦笑说:“我提不了你做决定,这是专业的事情,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杨子肖苦笑道:“我猜也是这样,唉。哪有这样的道理?一个按钮就让人上天堂或者下地狱,而且你还不知道这个按钮到底会打开哪一道门,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想这事情都快要把我想成哲学家了”。 我这一刻心里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