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全息故宫3 (第2/2页)
的巨大石雕说,名为“云龙阶石”,上有九条巨龙,腾跃于流云之间,它是这宫中最大的石雕,足有万斤重。 这一整条御路,由一块巨大的汉白玉雕成,这块御路石就是云龙阶石,它长16.57米,宽3.07米,厚1.07米,重量超过200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一块石料。在这块巨大的御路石上,雕刻着9条凌空飞舞的巨龙,它们或升或降,高高地突起在巨石的表面,造型十分生动。巨龙身下是万朵云霞。石雕的下部有5座宝山,宝山之川是流畅的水纹。整块石雕运用了各种不同的雕刻手法,变化有致,主次分明,是一件极有价值的艺术品。 这里需要修复的地方不多,就是云龙阶石上的雕刻磨损了,林海南花费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将云龙阶石上的各种细节补充修缮。 此块石雕,工程之大可见一斑。不仅要把石料就地加工成粗料,而且要把石料剥离地点到装车地点之间开凿成一个大斜坡,垫以滚木,用撬杠、人拽,一寸一寸地移动。这种特大石料的运载工具叫做“旱船”。由巨大的方木联结成木排,架在两排方木上面,其使用多在冬季,严寒季节在路面泼水结冰,用人力和畜力拉拽,由房山到北京一路直到现在水井仍较多,就是明清两代遗留下来的。按前面所记,如果再加上军工,则运这块巨石所动用的人力达两万六七千人。房山到北京的距离以75公里计,运了近1个月,每天行程约5~6里,可见运输之难。
而这,也只是一项小的工程罢了!跟整座宫殿比起来,跟历史上那些劳民伤财的工程比起来,比如阿房宫,林海南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些文物能够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在这些文物,这些工程之中,所蕴藏的,是文化的成果、人民的心血、智慧的结晶。每一件文物,都要耗费人力、心力、物力和财力。一件文物,就是一段故事,一段故事,就代表一段时间。再小的物件,都能将那些时间的记忆牢牢锁在里面,它们便不再是死物,而是有感情和灵魂的寄托。 地球在工业革命以来,受到的破坏越来越大,而能得到的力量越来越小。如果文物修复的进程再快一些,激发出无限的能量,便是对地球的补给,对干涸的内核的一次灌溉。 而整样的宫殿,见证的还有历史的更替朝代的变迁,所蕴含的是更为磅礴的力量。 林海南再一次进行传送,将自己置于明故宫中。 当时刘伯温还说,他已将要请的七十二地煞,安置在宫下面所建的七十条地沟中,以防范地下的小鬼闹事,以免坏了宫里的风水。 至于百兽,刘伯温将其安置在宫殿的垂脊上。也就是我们所能看见的,每间房子的垂脊上都镌刻有蛟龙、凤凰、狮子、天马、押鱼、斗牛、懈豸、狻猊等各种怪兽。刘伯温告诉皇上说,这些禽兽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既有祈雨的,又有避邪的。朱棣十分满意,给刘伯温加封晋爵,还赏赐了很多金银珠宝。 但对于林海南来说,这些历史上的故事不再遥远,一下子变得真实,他们谈话间的百兽,只是修复任务中的冰山一角,而这一角,又花费了林海南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越到后来,林海南的速度越快。他已经可以做到彻底的全息修复,他心中所想,可以手中立现,而对于这些历史、文物、典故的熟悉,使得他的修复没有差错。 和风没有说错,故宫代表队现在走在国内全息修复的第一线,而林海南,则是国内全息修复最顶级的高手了。而在世界上,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与林海南水平相当的只有两人,艾玛和陀尼吉拉大师。但这两人早已是全息修复的高手,林海南自认为实力不如那两人。 队伍频道: 优米:【我这里又OK了一张噢】 徐劲:【我也快了。】 冯剑飞:【你们话好多。】 优米:【林哥说的保持联系啊。】 林海南:【嗯,我在。】 徐劲:【紧急!】 徐劲:【艾玛的队伍分散开来了!】 徐劲:【他们的人分得太开我没办法监控!】 徐劲:【紧急!】 徐劲:【沙塔和陀尼吉拉大师遇上了!】 徐劲:【紧急!紧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