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时间的秘密 (第2/2页)
图走,却总是找不到地方,一次这样,两次这样,渐渐地,队伍里就有人嘀咕,鬼打墙啊之类的话。可是好几天过去了,队伍里出现越来越多身体不适的人,我们只好计划着原路折返,可是,哪里有原路呢?连我们的向导咯卡沙都一筹莫展,他说,‘这根本就不是他走过的沙漠,太陌生了,简直就像来到了另一个地方’。当时我们只当是咯卡沙心里为找不着路而慌乱自责,我们还安慰他,可是之后的第二天……” 第二天,考察队就看到了绿洲。 考察队从北京出发,在撒哈拉的第9天,即将进入撒哈拉的腹地深处的时候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黑沙暴。黑沙暴来得十分突然,事先竟毫无预兆,连向导咯卡沙也没有预料,由于事先没有准备,考察队在黑沙暴面前触不及防,整整五个小时,沙暴才结束。 考察队损失了骆驼两只,所幸无人员伤亡。然而,情况并没有预计的那么乐观,丢失的两只骆驼身上背着水袋,由于这两只骆驼的丢失,使考察队的水资源减少了大半,如果三天内考察队不能找到水源进行补给,则必须原路返回,休整之后再出发,而这样无疑会浪费时间,也极有可能与之后的风季撞上,如此一来,就更不能保证考察的顺利进行。 考察队当即决定,稍作休息后便直接出发,按照原定的路线前行,该路线上便有能补给水的地方。但而更为糟糕的情况发生了,考察队在继续向撒哈拉腹地前进的第10天,迷失了方向。
向导咯卡沙受黑沙暴影响,无法准确地判断已经改变了的沙脊的走向究竟指引着怎样的方向。一番讨论过后,考察队明确了耽误之急是寻找水源,而为了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便将前进的方向调整为向沙漠边缘前进。 考察的第13天,考察队的水资源所剩无几。可是,最糟糕的,最不希望发生的还是发生了--考察队在偌大的撒哈拉大沙漠里迷了路。 他们不知道他们在朝哪里去。向导咯卡沙依靠太阳的位置辨别了方向,可是越走,考察队越迷茫,他们没有走到既定的路线上,他们在向未知的远方走着,他们不知道所剩的水能不能坚持到找到水源之前,他们甚至不能确定,能不能找到水源。 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沙漠的风季并没有如期到来。但为此,熟悉沙漠的咯卡沙却惶惶不安。 考察的第15天,考察队里的水彻底耗尽。 考察的第16天夜里,考察队里陆续出现低烧的人。 考察的第17天,考察队里2人脱水。 而考察队终于迎来了希望,在考察队众人摇摇欲坠的时候,考察的第18天,考察队看到了——绿洲。 这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巨大的绿洲,其大小在考察队看来,应该已经超过了沙漠中绿洲的正常大小,他们更像是来到了一片原始深林,而不是走进一片小小的绿洲。 进入绿洲没有多长的时间,就只能看见树林和绿色,林中的空气清新,层层叠叠的绿色让人赏心悦目。森林非常茂密,不论向哪边张望,都望不进森林多深的距离。这一片树林,林相整齐,发育早,树体高大,胸径粗50厘米以上的大树就有上千株之多,树岭均在数百上千年。其中树势苍劲,分枝低矮粗壮,枝叶浓密,形成狭长纯林带,树干苔藓地衣密布,丝萝悬挂随风飘逸,充满了神秘妙趣。 但这绝对不是正常的。 考察队晕乎乎地陶醉其中,袁展鹏甚至都忘了前一日,他还走在guntang的沙地上受着太阳的折磨。 什么撒哈拉、什么路线,全部都丢去脑后,考察队愉快地行走在林荫下,似乎在家门口的公园里散步一样惬意。咯卡沙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他认为这是神的“恩典”,嘴里一直念念有词,不时做着祷告。 进入绿洲后的一小时,他们眼前出现了一条宽大的奔流不息的河。河水汹涌,宽度、流速都非同一般,直径十多米,有着大河的气势。袁展鹏注意到树林和泥土都有些潮湿,似乎才下过雨。 “......看到河,就像是看到了母亲,我们都热泪盈眶,内心激动不已,终于有水了,其实看到绿洲就是看到了希望,但万万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宽的一条河。我们抓紧时间原地修整,有人兴奋不已,扔开行李扑向河就洗脸,一个人这么做,大家都这么做,一下子,颓败了好几天的队伍又充满了生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