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基因_第三十二章 双鱼环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双鱼环5 (第2/2页)

繁多,可古人还是对屏风情有独钟。因为它融实用性、欣赏性于一体,既有美学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它的美学价值除了体现在屏风自身的工艺技巧上,就是在屏风上作画题诗,赋予屏风以新的美学内涵。比如林海南等人眼前的这座四喜屏风,每一个喜字旁边都提着字,第一幅写的是“久旱逢甘雨”,第二幅写的是“他乡遇故知”,第三幅写的是“洞房花烛夜”,最后一幅写的是“金榜题名时”。正是诗人杜甫的《四喜》。每一扇屏风的最底下,也配上了相应的画。

    这扇四喜屏风,推测为一件贺礼,其保存的程度较高,四喜屏风的损坏程度并不严重。

    “按理说不是应该要出现比较难一点的文物了吗?怎么感觉这么简单?”

    “我抽签抽得好吧。简单你还不乐意。”优米给冯剑飞一个大大的白眼。

    林海南也觉得过于简单了,但他耸耸肩,不置可否,仔细观察屏风,将需要修复的地方先贴上标签纸。

    屏风需要修复的地方确实不多,框架上的雕刻基本没有损害,需要修复的地方重点还是在屏画上。

    “我们怎么弄?”如果细致修复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可是事实屏风基本上没有损坏,并没有达到“被损坏需要修复”的标准。

    林海南摸摸下巴,“以全息修复为主吧。徐劲。”

    “啊?”在一旁压头发的徐劲从电脑前抬起头。

    林海南将构想说一遍:“我们用全息修复技术,这个四喜屏风需要修复的地方不多,我们直接进行全息修复,徐劲同步做全息投影,这样快很多,工程量也小很多。做出来的效果,也会很鲜亮,能跟新的一样。”林海南说完构想,见其他三人没有异议,便着手安排工作:“我负责屏风的轴转机关和上面的字体修复。优米负责配图部分,框架上的雕刻就交给剑飞。”

    每个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由徐劲牵头,制作虚拟的工作间,将带上全息头盔的四人联系到一起,扫描过后的屏风出现在虚拟工作室中,四人各司其职,着手修复。

    运用全息技术最为方便的一点,是身体更灵活,能更为方便、直接、准确地将大脑里的构想展现出来,四个人面对的虽然是同一扇屏风,但是在全息的世界里,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将屏风的部分取出、放大、放回。但这需要十分集中的注意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对大脑的控制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要求也极高。

    而国内目前全息修复的设备还不是世界前沿的新科技,敏感度较低,使用久了人容易产生严重的疲累。

    好在,四喜屏风的修复不难。两个小时后,四喜屏风的修复进入了尾声。

    “阿南,优米徐劲,你们来看。”冯剑飞突然打断众人的工作,神情严肃,“你们看这里的雕刻,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最近太敏感了,但是你们看这里,是娲人没错吧。”

    林海南朝冯剑飞指着的地方看去,确实是娲人没有错。

    “这个屏风有点儿古怪,”冯剑飞道:“框架上的雕刻,不是寻常的花鸟人像雕刻,而是叙事性的。我已经基本修复完了,还差后面的一点儿,你们先重头看,等我十五分钟。”

    林海南等人放下手里的工作,重头开始看框架上的雕刻,第一幅,是三个人,一位老人,还有一男一女。老人慈眉善目,男人仪表堂堂,女人美丽大方。他们身后是一幢漂亮的大宅院。

    “一家人?”徐劲道,优米也赞同道:“好像是幸福美满的一家人。”

    接下来是一些表示赞美,感谢地意象,有石榴画等,表示对老人的赞美。这一家人过着很好的生活。之后确是那对男女消失了。

    熟悉的感觉涌上林海南心头。他快速地看下去,不参与徐劲和优米的讨论,果然,屏风的框架上,雕刻的就是林海南小时候听母亲王秀竹讲的传说。

    林海南走到冯剑飞身旁,看他最后的收尾工作。不知何时,冯剑飞的表情变得十分凝重,朝冯剑飞手里最后的雕花看去,那不是什么雕花,竟是一个双鱼环的标志!

    最近几天出现了一系列与双鱼环有关的事物,冯剑飞对手中的屏风不禁感到毛骨悚然,是巧合吗?

    竟真的这么巧吗?

    看到最后的优米和徐劲已经不记得刚刚讨论过什么了,也怔怔地盯着双鱼环的标志看。

    “来,我们把修复工作做完,徐劲做好记录工作,然后,”林海南舔舔干涸的嘴唇,“我给大家讲个传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