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无心教诲(一)】 (第1/2页)
也许是还萦绕在暗室温馨之中,雷三郎精神见好,他有些在这里待不住了。 这两天强行外出巡视不是很合适,他倒也没闲着,趁此机会时常聚会起身边这些人闲聊,当然他是有心的。从晁忠宋成、安道全,还有不时来探望的吴用、戴宗口中了解了一些事情,对这水泊山寨情况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他现在所在的这个梁山伯,地处山东西部,此时大部分应该属东京西路东平府管辖。这个时代也是北宋宋徽宗在位的第十九个年头——宣和元年,按他的并不是很清楚的记忆推算应该是大概公元纪年的十二世纪1119年左右,这可是个jianian臣当道、皇帝上层统治集团骄奢yin逸,外界强敌虎视眈眈内部极为混乱的时代。 梁山伯原是个很小的湖泊,后因从五代到北宋黄河多次缺口泛滥,使它与四周的许多小湖泊汇成一片,到北宋末年便形成横八百里水域的大湖泊;湖中港汊交错,芦苇纵横,并有许多天然山峰小岛,形势险要复杂。当时许多破产农民、渔民以及一些被政府通缉追捕的逃犯遂藏匿于此,成群结伙,靠进行一些“非法”活动营生。后来有若干股势力日益增大,人数愈聚愈多,到北宋末年更掀起了多次反抗官府腐败、盘剥与压迫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起义。 这水泊梁山的先头由白衣秀士王伦建立山寨,手下三五头领,喽啰数百,地方偏僻,影响并不大。而且他们似乎规矩很严,钱粮似乎也能自给自足,未见有什么大的sao扰举动,在绿林同道是个异类,江湖中也甚少有闻。比之江南方腊、江淮王庆、河北田虎等公开举旗反抗****的义军简直如草芥一般不足挂齿,即使比之周围附近二龙山、少华山等义军亦是名气相差甚远。 然而世事不定,一位豪杰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梁山的形象,这人就是江湖号称“托塔天王”的晁盖。 这晁盖虽是个小小的村长,却是个有雄心的人。放着好好地财主不当,与吴用、公孙胜等几位结义兄弟一起劫了当朝蔡太师十万贯生辰纲。事泄后,看中了梁山这块宝地投奔上山。后来火并了嫉贤妒能的王伦,自为山寨之主。晁盖此人行事果断,义气卓著,又加钱粮比较富足,在这里竖起大旗四处招揽各处好汉。 他带领宋江等人组成上千人的精壮队伍号称“三十六路联军”,离开梁山,出击河北各地。官兵几次围剿均是损兵折将。北京大名府一役,数万官军被击溃,声震中原。 接着回师山东,袭破东平、东昌二府,缴获钱粮无数。一年多的转战,吸收了大量的河北山东义军队伍,更有宋军的中级将领关胜、呼延灼等人也投降了义军,队伍壮大到数万人。一时声名巨盛,隐为北方义军一股重要的力量。 不过晁盖等虽然聚起了一定的军事实力,但却没有真正的占据州县村镇;虽然也缴获劫掠了不少财物,却没建立广大的后勤补给基地。这一方面是与聚义时间尚短大方向未定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整个北方是宋庭的军事重心,都城东京汴梁距这里不足数百里,河北山东交界一带官军虽然分散各处却仍有数十万之众,部队想稳定下来难以立足。 到了后期晁盖军虽号称有数万之众,但那只是虚数,随军加入了大量受灾平民,何况大多家属妇孺也随行军中,实际真正上阵兵士喽啰也不过数千人;即是这些人也有着相当一部分人并未有什么战斗经验的新喽兵。随军整体人数已经超过三万人,但实际战斗能力反而有所下降。 晁盖本已将目光投向了中原北部的河北、山西北部一带,那里是宋辽统治的交界地带,准备向那里发展,这应该是个有利的决策。在那双方对峙的广大地区,民风强悍,统治相对薄弱;那里山水相连平原广阔土地肥沃又灾难深重,百姓迫切希望强有力的人物出现归附,有可能形成能够经营经营的后方基地。主持经营的好的话,有可能成为第三势力立足,形成宋辽这一个平衡杠杆中举足轻重的砝码。可天不遂人愿,在进攻剿灭通往北方的豪强堡垒曾头市的战斗中,晁盖中箭身亡,在梁山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撒手人寰,历史没有给他继续表现自己的机会。 在以后几个月的转战中,梁山义军在代头领宋江的率领下攻破曾头市,为晁天王报了仇;并击溃了宋庭组织的北京府、青州府等三府联军,打开了通往北方的大门。卢俊义等河北豪杰的加入更使梁山势力达到了鼎盛时期。 此时义军人员渐趋复杂,也使得对山寨的后续发展的分歧加大。晁盖狭义义气,尚能深孚众望,那时向中原北部发展的思路还是主流。他死后原来的副首领宋江接过了大旗,不过这位宋头领想要走的与晁天王却似乎不是一条路…… 正如安道全所言,晁盖的突然去世对梁山义军的打击还是不小的,宋江能把这一时群龙无首的人心拢住也是不易。这近两年来,梁山势力发展过快,各个后加入的集团之间,尚未互相认可。原来晁宋为主的梁山义军集团和后来投降过来的宋军将领集团和河北义军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