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六章 多想 (第2/2页)
吏现在,是用贪来的钱,来养活得。 对百姓来说,他们就是额外的负担。 但是如果他们的薪水,是朝廷给的。 他们不对百姓出手,其实他们的工作也会比较好做。 相对应的,就能够减少人手了。 而且收商税,就可以相应减免一些贫苦人家的田税,甚至养起专业的军人。 一个专业的军人的战斗力,其实是比较高的。 不要想着平时能让这些军人去做什么活。 他们只能高强度的训练,不能有多余的时间来想事情,一旦军队有了想法,就会增加叛乱的可能性。” 钱汝君看到皇帝目瞪口呆的样子,知道她不知不觉的又讲多了。又提到了许多后世的概念。 但是相对于商税、交通改进、促进商业发达方面,钱汝君不觉得今天讲的话,会给皇帝很多的负担。 虽然说大汉的军队是征兵制,但是很多军人当兵,其实都已经当成专业兵了。 因为要把当兵的人,千里迢迢送回去,非常的不经济,也没有效率。 在战争上需要这些人长时间服役,而有些有钱人也有替代服役的需求,所以一拍即合。 很多朝廷的事,基本上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问题。 对人民百姓来说,当兵能够吃粮,他们在田里辛苦劳作,最后也要吃粮,在大汉,军官吃粮饷的事情,虽然有,但是比较少见。 吃个半饱是可能的。 而且因为他们是军队,他们想要在野外打野食,也比一般人容易多了。甚至还能赚到钱。 因为他们手上有比民间精良的武器,而且他们是团体。 即使是山上强大的野兽,遇到人类精良的军事集团,也只有俯首的份。 而他们的将军,更喜欢让他们去打猎。能预防野兽成灾,还能够替他带来rou食。还能够有实战经验。 虽然面对的不是人,但是面对野兽也是一种战争经验。 甚至,野兽的战争力,比人类更灵活。 如果透过商业的运作,相信能够产生更多的利润。
但是汉初的时候,一切还在运作中,还没有完美成形。 “才想着,刚赚了钱,没想到你马上就给我提了出钱的主意。”皇帝刘恒说道。 钱汝君觉得很委屈,话的开头,好像是皇帝提的。 跟她没有关系啊! 总之,皇帝还是继续跟钱汝君讨价还价,他也必须在皇家和勋贵面前,挣一点面子。 至少,必须让这些孩子受到比远先优质的教育,教育他们的孩子成材。 全部都被送回来,实在不像话。 被留下的孩子,也不是重要人物,是临时加塞进来的。让皇帝非常受伤。 甚至开始有一些想法。 但是全部的人都是替他训练的,他又有点不太确定,钱汝君是不是要在这些人里面动一点手脚。 皇帝心里有点怀疑钱汝君对这件事情是不是太热心了一点,但是皇帝又知道钱汝君的确对这件事情很热心,因为所有事情都是连贯的,而得到最大好处的不是别人,而是皇帝。 要不是皇帝缺乏人手,钱汝君不会主动提出人手。 在政治上面,钱汝君向来不主动出手,所有的事情都非常的本分,跟他的大女儿完全不同。 除了给好处之外,之前钱汝君跟朝廷没有任何关系。 可以说“多想”是皇帝的本能。 解决了皇帝的问题之后,钱汝君开始跟皇帝谈学堂岛第二届学生的事情。 “为了配合朝廷的需要,臣的教学安排必须符合朝廷的需求,现在朝廷还有哪些空缺,需要她这些人进去,我会特别针对这些项目来做教学,放心,如果不够好的学生,我不会把它交给陛下。” “那你说朝廷的官职是各界所争取的,不应该分配给人,但是您的学生却又是朝廷所争取的,如果能够是诠释任对朝廷能够有最大的好处。 其实你应该替朝廷设一所官学,这样才能够替朝廷培养出适当的人才。 我只替朝廷培养这一届的学生,等他们任职之后,自然就是朝廷官学的老师。 有些人或许个性不适合,还要再淘汰。 但是我想必须跟父皇说清楚,朝廷官学只能收来各种有企图心的人。 这些人在朝廷的职位上做事,有好有坏,但是出坏人才的机会比好人才的机会更多。 不是说他们学不会做事,而是他们会利用自己办事的能力来替自己谋福利。 朝廷的事情反而被他们放在其次,除非能够有助于他们升官发财。 这次送来的学生为什么几乎都没有办法通过,就是这些人的名利心太重了。 儿臣收学生第一却是要求他们不慕名利,他们有一个特点,心地比较纯正一点,这样的人即使到官场上,变坏的几率也比较低,当然,他们也不会追求升官发财,是真心为人民服务的。 不过这样的人或许对朝廷来说比较不好控管,因为以往的诱因没有用。” 只知道皇帝刘恒始终需要面对这些学生,而面对这些学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钱汝君提早让皇帝有心理准备。 详细的名单皇帝给不出来,因为详细的数字根本不归皇帝管也背不住。 “具体缺哪些官员?每一个官员做什么事情,我们还缺什么官员,或许宰相会比较清楚。我出个手令,让你去找宰相的手下长史吧!” 钱汝君和宰相是老相识,这件事情钱汝君很快就办好了。 说很快,速度一点都不快,她花了整天的时间,因为钱汝君不好凭空把学堂岛学生叫出来,何况她空间里的学堂岛学生几乎已经空了,都被商税抽调走。 何况钱汝君想要知道的,并不是传统的大汉官僚体系,他必须跟后世他能够知道的体系加以比较,以及跟这个时代的民生状况加以比较之后,才能够确认她需要哪些人。 这些确认的名单里面有很多是这个朝代所没有出现的官员。 皇帝或许不知道这些官员的实际作用,钱汝君还必须在皇帝身边加以教学,以及唠唠叨叨的,不知道皇帝会不会觉得她现在非常不想看到钱汝君,太聒噪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