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第一节 先民观天 (第6/6页)
” 纪蒲泰:“在泰山,如今流传着落星石的故事。相传,一位老人,他有两个儿子,死去时留下两块地。jianian猾的老大,先挑了一块好地,半夜时,天上忽然冒了一道光,一块巨石落到他的地上,老大看看,认为是一块大石头,又占去不少好地,少打粮食,不合算。于是,强行与老二交换了地块。” 喇嘛众臣:“那老二小,心地好。换了地,不是吃亏了?” 外交大臣:“世上应该都是大让小,那有小让大?那老二虽心好,可不知有没有好报?” 纪蒲泰:“谁知,好心又好报。老二在那大石头的地里种上了麦子,快熟时,夜里去看麦子,发现大石头发出了蓝色的,紫色的,金色的光。这光给他带来福气,让他多打了麦子。后来,他又种上黄豆,结果,收获的都是金豆。我不往下说啦,以后的事可想而知了。” 喇嘛王:“有件传闻也不平凡。《搜神记》就写撰:‘有人入焦山七年,老君与之木钻,使穿一盘石,石厚五尺,曰:‘此石穿,当得道。’积四十年,石穿,遂得神仙丹诀。’看来,陨石降落之地,古人名为焦山,可能与陨石降落有关,也可能无关。但古人认为,陨石落地,亦有神灵,是天象变化,可能会出人物啦。” 纪蒲泰:“是啊。陨石降落对人类来说,是天降大‘事’(石),所以,古人会密切注意这类事件的发生。并以此类推人间的事情变化,预测天下大事,以对应天象。” 偌尔曼:“陨石一但进入大气层,就会发出耀眼的光。或许,古人会认为那就是失落的太阳。所以,在古人的想象中,一定还要寻找失踪的太阳。” 喇嘛王:“蒲泰,你说古人会寻找失踪的太阳吗?” 纪蒲泰:“在远古传说中,太阳和月亮,都曾消失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数月甚至数年之久。那古人会不着急?” 喇嘛王:“那你得说出其中的依据?” 喇嘛众臣:“你说得有道理,我们才服气?” 纪蒲泰:“常言说,乌云遮住太阳,太阳失踪就是这种天象。这是由于特大陨石坠地后,会记起巨量的尘埃水雾,弥漫于世界。所以,星星看不见,月亮看不见,太阳也看不见。” 偌尔曼:“这不是危言耸听,那时的景象,比我们今天所想象得严重。猛烈的火山爆发所释放出的巨量火山灰,也有可能造成当今人们所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也是我们应当考虑的因素之一。” 纪蒲泰:“远古人最怕太阳落山后,第二天不再升起,又担心太阳在一年中的某一天,远离人类而去。这对北半球的人来说,夏至以后,每天太阳升起的高度都在减低,直到冬至那一天,太阳升起的高度达到最低点(这时的日影最长),如果它不再升高,那么将永远是寒冷的冬天。” 喇嘛王:“幸而冬至后,太阳升起的高度越来越高。我知道,在中原,冬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都在包饺子,吃了以防止冻掉耳朵?当然,这只是中原人的风俗……” 偌尔曼:“大王,连这种事儿,您都知道。看样子,你知道的中原事还真不少。” 喇嘛王:“木里紧连着中原地区,连这点事儿,我都不知道,又怎能搞好藏汉友谊?孩子,西方人又是怎样看待冬至的。” 偌尔曼:“大王叫我怎样说,我就怎样说。说正经的,西方的圣诞老人,便是冬至太阳的化身,他的出现和光临,预示着温暖的太阳没有忘掉人类。” 喇嘛王:“有道理,没有太阳,人类怎样生活成长?黑暗中五谷不长,没有草场,牛羊怎放?古人耽心,一点不假,天上日月,要有变化……” 偌尔曼:“古人的耽心,不是没有道理。可在北极地区,有半年为白天,天天可以见到太阳。另外半年为黑夜,天天看不到太阳。” 喇嘛王:“世上真有此怪事?半年为白天,半年为黑夜?据说,钟山之神的故事,便与此种现象有关。《山海经》记有:‘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偌尔曼:“这与您所说的太阳,有何关系?” 喇嘛王:“这你可能有所不知。《世本氏姓篇》记有巴人早期首领廪君的故事:‘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飞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不知东西所向,七日七夜。使人cao青缕以遗盐神,曰:‘缨此即相宜,云与女俱生,宜将去。’盐神受尔缨之。廪君即立阳石上,应青缕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天乃大开,’这种远古记事,二位如何解释?” 偌尔曼:“这种古文,意思很深,我还不解其意。还是队长说吧,也好让我听听意思是啥?” 纪蒲泰:“我据意分析,也有怀疑这则神话,也可能是日月长期消失的神话之一。” 偌尔曼:“为什么?” 纪蒲泰:“因为巴人的始祖名为后照,已含有这层意思。再说,另一始祖名为咸鸟,也有一点海水的咸味。而盐水女神的咸味更足,似乎都与陨石落入海中,激起巨量海水云雾有关。” 喇嘛王:“若照你说,看来古书记载不错,那时的空气也都是咸的。不然的话,古书怎会那么说?” 偌尔曼:“我应该把我的认识告诉您。这则神话传说明确地暗示,远古太阳曾长期消失不见,其原因是狂风和浓云。显然,这也不是日蚀现象,因为日蚀现象,因为日蚀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二小时,对人类并无实质性影响。” 纪蒲泰:“我认为,日月长期消失的神话,最有可能是特大陨石撞击事件,造成的尘埃水雾长期弥漫于全球的现象。事实上,许多国家都有日月长期消失的神话传说。” 偌尔曼:“不错。例如日本(天照大神关上天门,天下一片黑暗)和墨西哥(黑色的太阳时期)等等。” 纪蒲泰:“这与世界范围的多日并出,和洪水泛滥神话一样,都表明这类现象是全球性的灾难,而不是局限在一个较小的区域。” 喇嘛王:“有道理。看样子,古人在时刻观测天气,日月星辰的变化,时刻挂在他们的心上。可,中原天文历书那么多,他们都是怎样观测的,又都在哪里观测的?你是否见过那些天文古迹?” 纪蒲泰:“好吧。既然大王有这个心思,那我就告诉您。” 喇嘛王:“真的,为了详细了解这些古迹,我还真想到中原内地,对它们作一番巡礼。” 纪蒲泰:“但愿大王有机会成行。丰富多彩,绚丽夺目的天文古迹,勾划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概貌。” 喇嘛众臣。“你说呀。你不说出来,我们怎能知道?” 喇嘛们有些心急火燎,因为,他们都不知道中原古天文学的概貌。此时,一个个都难耐不住了,所以,他们才猛然发问。只是,他们的真实情感,表示得过于明显了。但,纪蒲泰并不显出不耐烦,反而淳淳教导,以便他们开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