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人心惶惶 (第1/1页)
黑云寨。 聚义厅。 此刻,这里聚满了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 重点在于,除了一个探子在讲话外,其他人都鸦雀无声,并刻意竖起耳朵,从而凝神倾听。 面带狂喜,挨个看了看大当家他们,探子马上将在县里的所见所闻,声情并茂的科普了一遍。 催命判官登高一呼,亲自成立了一个名字叫肃J委员会的组织。 人家热烈欢迎每一个具有爱国热忱的老百姓、海外侨胞、甚至是外国人加入。 肃J委员会的用意很简单,就是收拾汉J。 每杀死一个汉J,就能领取到一枚银元! 每捉拿一个汉J,更是会领取五枚银元! 处死,尤其是活捉十个汉J,将会得到催命判官的判官令。 与此同时,10枚,或者是50枚银元的酬金,也能拿到。 可以设想,要是打死,尤其是活捉汉J的数量足够多的话,好处更是很大。 !! 了解到这些消息,众好汉们无不是瞠目结舌,并跃跃欲试。 不过,虽然出身绿林,但他们都很懂得组织纪律。 因此,自感身份不够的好汉们,就都扭头看向各自的头领。 而有头有脸的头领,则纷纷各抒己见。 “大当家的,干吧!” “跟着催命判官混,有面子!” “就算是死了,不过是碗口大的疤。” “谁不说是呐?” “嘿嘿,就算是真的死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 看到众多头领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大当家的非常欣慰。 更让大当家的高兴的是,就连一直小心谨慎的军师,也频频笑着点头。 见状,大当家的对军师笑道。 “军师,你的意思是?” 闻言,军师挨个看了看大伙,并掷地有声。 “大当家的,我的意思是,晚干不如早干!” “也就是说,我认为,咱们全军出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咱们真要是这么做了,除了能从催命判官爷那里领取奖赏,还能从汉J那里,缴获很多战利品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 闻言,所有人更是兴致盎然。 这还不算,他们还纷纷摩拳擦掌。 再次看了看每一个人,然后,军师扭头看向大当家的,并沉吟道。 “大当家的,我还有个建议,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闻言,大当家的笑道。 “呵呵,但说无妨。” 重重的点点头,军师看了看后山方向。 “各位,我的意思是,咱们直接兵发淞沪地区。” “不过,一些老弱病残,不适合一起去。” “因此,我建议,咱们全军出动之前,应该散尽家里的金银,让他们离开这里,并找个地方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 感觉到军师说的很有道理,无言以对,大伙都齐声附和。 挨个看了看,发现大伙都没有意见,大当家的来了个一锤定音。 “既然大伙都没有意见,就这么干了!” “军师,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把多余的金银细软都发给老弱病残。” “一个小时后,青壮都再来聚义厅集合。” “当然了,青壮有想做别的的,也能领着钱离开。” “开始吧,早晚的事!” 闻言,军师不敢怠慢。 随便点了几个头领后,紧接着,军师就开始组织老弱病残离开。 一个小时后。 全部老弱病残都已经拿着各种生活用品、金银细软等离开。 一时间,整个黑云寨都清净了很多。 重点在于,剩下的青壮,都齐刷刷的看着聚义厅正中央的关公铜像,并一脸肃然。 在大当家的带领下,所有人都跪拜在关公面前。 而在关公铜像的前面,则布置了很多香烛等。 一番简短而又隆重的仪式结束后,所有人都扭头看向南方。 再往南方几百里路左右,就是淞沪地区。 黑云寨是一支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正派组织。 迅速统一了思想,做好了出发准备之后,紧接着,在大当家的带领下,一百多个江湖好汉,都骑着大马,快速的向淞沪地区奔去。 意识到南方几百里地区,就是沦陷区了,那里才会有汉J,好汉们都玩起了快马加鞭。
一路之上,虽然很辛苦,但好汉们却不以为意。 重点在于,盒子炮和大刀片、匕首等武器在身,他们有着足够的底气。 再说了,传闻汉J大都是欺软怕硬、甚至是怕死之辈。 六个小时之后。 一路奔波,就连午饭也都是在马背上解决的。 因此,黑云寨的效率很高。 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进入了沦陷区。 大当家的、军师等,都很有脑子。 虽然他们不是正规部队的指挥官,但却算得上是深谙兵法。 不打无准备之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对于这些名言,他们再清楚不过。 于是,本着这些原则,大部队藏匿在了一片广袤的山区。 在大当家的、军师等的安排下,十几个精明能干的好汉,纷纷打扮成当地老百姓的样子,快步离开了大部队。 与此同时,他们还不忘安排值岗的哨兵。 也是,今晚就要搞事情了。 在这之前,弟兄们不休整一下,不是一般的违和。 很自然的,十几个探子们刚刚离开,不等哨兵们走到指定的地方站岗,他们就开始了准备晚饭。 松山县。 和淞沪地区的很多地方一样,自打淞沪会战后,这里早就变成了沦陷区。 不得不说的是,国破山河在。 很多有良知的华夏人、尤其是原来的官员、警察等,都不得不抛家舍业,并逃亡华夏内陆地区。 还有很多华夏人,因为故土难离,因为不知道鬼子那灭绝人性的各种C作,还心存侥幸,并继续待在老家。 为了更好的统治这里,从而攫取各种财富,在大鬼子的命令下,新的县政府,早就投入了运转。 名义上,县政府有一个叫李运斋的汉J县长管理着。 但是,实际上,李运斋却不得不听从住在县政府的五个鬼子。 李运斋虽然很猥琐,并因而走上了卖国求荣的道路,但却很有脑子。 和松山县的几十个汉J一样,从各种小道消息,它也得知了肃J委员会的消息。 一时间,它们都进入了人心惶惶的态势。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