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5、冷 (第1/2页)
“……掖庭令……” 许广汉的妻子望着张贺,喃喃地唤得,彻底没有主张了。 堂上一片寂静,只有妇人的低泣声时起时伏。 ——张贺的妻子虽然满眼不忍,却也不愿为了外人让夫君冒险,因此,并没有说什么,刘病已也是差不多的想法,虽然有些不解,却也不愿当着外人的面,让张贺失面子。 张贺始终沉默着,即使年老的妇人已经失魂落魄了,他的神色也没有丝毫缓和。 因为门户大开,帷帘也都系起了,初冬的寒风一阵阵儿地往里灌,刘病已穿的是布衣,并不是暖和,忍耐了好一会儿,终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张贺立刻察觉了刘病已,对许广汉的妻子更加觉得不满。 “许大家请回。”张贺逐客了。 说完这句话,张贺便看向妻子:“让新妇将许家女公子送到前院。” “诺。”张贺的妻子见张贺的神色愈发阴沉了,也不敢多说一个字,利落地应了,便直接出了堂,寻了堂下侍奉的奴婢去给子妇传话,随后才重新登堂,扶起许广汉的妻子,一边陪着她抹泪,一边道:“许大家,此事……唉……君且回家……惟等待……” 张贺的妻子是经历过相似的事情。 ——征和二年,卫太子兵败出逃,孝武皇帝盛怒之下,下诏,诸太子宾客尝出入宫门,皆坐诛,其随太子发兵,以反法族。张贺不是太子宾客,而是太子家吏,比起宾客,与卫太子关系更加密切,怎么可能没有参与太子发兵一事? ——那个时候,她担心不只是夫君的生死,还有自己与幼子的生死…… ——然而,再担心,她们妇人也无能为力! ——她们只能等待! ——等待那个结果……然后去接受…… 忆起往昔,张贺的妻子心酸难忍,哪里还能劝慰旁人,自己先哭得不可自抑了。 见她如此,许广汉的妻子自然也哭得更厉害了,两位妇人就这样相互扶持着,一起哭着,走出了北院。 听到张贺那般说话时,刘病已已经明白——张贺是真的不想对这个妇人应承什么。 ——至于是不是真的不想管许广汉的事情…… 刘病已就不清楚了。 虽然满腹疑虑,但是,刘病已还是很知机地没有立刻问出口。直到两位妇人走出了北院,他才挨到张贺身边坐下,皱着眉,不解地问张贺:“张令不打算帮许丞?” 张贺叹了一口气,伸手将刘病已的双手包到自己的双手之间,来回搓擦,等少年的手稍稍有些暖意这后,才看着他道:“若是其所求之人为曾孙,曾孙会应?” 刘病已点头,却也说了一句:“我会答应尽力援手。”他也不是毫不谨慎的人。 张贺却并不满意,微微皱眉,摇头道:“涉及律令刑罚,岂可因人情而为之、助之?” 刘病已一愣,随即便道:“自然不可。然许丞之案恐多将不直……” ——轻罪之行却定以重罪,是谓不直。 张贺的眉皱得更紧了,语气也略带上了几分不满:“何为不直?曾孙以为许广汉之错不重?” 刘病已刚要点头,脑中便陡然想到了其中的关节,顿时就僵住了。 张贺也催促,很有耐心地等着。 好半晌,刘病已才慢慢地答道:“此错于事甚重,于人……终非有心之过……” “以心论罪?曾孙从何学来?”张贺正色质问,语气有些压不住恼怒之意。 刘病已一怔。 “因为犯错之人乃许君,曾孙知其,便以为此错非有心之过,不可定以重罪?”张贺的语气愈发地严厉起来。 刘病已不由一颤。 张贺拧眉:“曾孙从复氏学诗而已,岂可学儒家诛心之论!” 刘病已连忙辩解:“复氏未教此。” 听到这个答案,张贺的眉心锁得更紧了:“既然如此,曾孙需自省!” “唯!”刘病已连忙答应。 这个时候,一个略显嘶哑的女声从门外传来:“这是……” ——是张贺的妻子回来了。 刘病已连忙站起,向张贺的妻子行礼,同时也掩饰自己的尴尬。 ——张贺很少如此疾言厉色地教训他……少年总是有些面嫩的…… 张贺的妻子对刘病已素来亲切有礼,向少年答了礼,才走到漆案前,对夫君行了礼。 多年夫妻,又是结发之妻,张贺对妻子并非毫无感情,待她坐下后,看着她毫无泪痕的容颜,不由叹一声:“卿何须如此?” ——很显然,他的妻子是打理了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