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定局 (第2/2页)
他一眼:“要我下军令?” 霍云不敢再说,有些忿忿地行了礼,便退下了堂。 其实,霍光也是忽然想起此事的——本来,他还没有想急着动禁中的人事,毕竟,宫禁的出入都被他控制了,他也不急在这一时,即使鄂邑长公主自杀了,他也没有着急。 ——可是兮君病了。 ——皇帝也病了。 霍光原本想着,是不是借这个机会给兮君立威,因为还没有想好,他也就不着急了。 听了义微的话之后,霍光便不能不重新考虑禁中的问题。 ——既然那两位都病了……他又何必非让那两位出面? ——最重要的是,既然病了,也就不要再让外孙女劳心了吧…… 因此,思忖了一番之后,霍光还是决定提早动手了。 禁中主要就是清理掉上官家与长公主昔日的耳目,而那些人基本上都是在后宫,由掖庭、宦者两署负责也就可以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因为有张贺,霍光十分安心。 吩咐过这件事,霍光便直接出了禁中,去了谒者署。 从昨夜开始,杜延年便领着一干人在谒者署查阅从上官桀与上官安的官署、家宅等各处搜出的文书。 虽然霍光也有吩咐——只要与燕王有关的文书,但是,搜查的人总是担心有所遗漏,自己反而要担罪过,于是,力求多送,决不少送。 杜延年本来就忙得一塌糊涂,之前,长公主的文书又被送了过来,让他差点直接推了漆几。 因为这个原因,见到霍光时,杜延年根本没有给这位大将军一点好脸色。
霍光看了一下室内堆积的简牍,不由也皱眉:“幼公这儿可需再增人?” 杜延年立即改了脸色,一脸谄笑地点头:“臣多多益善耳!” 听到这个回答,霍光的神色不由就显出了几分古怪,不过,他也点了头:“稍后,我让山带人来。” 杜延年立刻道:“大将军,立刻可好?” 霍光终究忍不住,笑出了声,却也没有反对,随手指了一个从人吩咐:“去尚书台,命山带五人过来。” “诺。” 杜延年刚要说五人太少,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做的这些事也不是可以宣扬的,人越少越好,便道:“不必五人,二人即可。” 随从的军士看了霍光一眼,见霍光点头,才再次应了诺,转身离开。 霍光随手看了两份简册,不由就皱了眉,杜延年见了,立刻想起一件事,起身将霍光请到内室,低声道:“长史言,承光宫中没有搜到文书。” 霍光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杜延年没有敢出声,半晌没有听霍光出声,才低声道:“臣以为长主不愿牵连子孙。” 霍光冷哼一声,却是真的恼了。 “不愿牵连子孙?”霍光冷笑,“真是好想法!” 杜延年沉默良久才道:“大将军,一时意气,并无意义。” 这句话让霍光不由一怔,虽然定了定神,寻思了一会儿,抬头问杜延年:“幼公可查到什么了?” 杜延年点头,立刻离开,到自己的漆几上取了几份简册,刚要回内室,就见简册被人取了一份,抬头一看,正是霍光。 霍光看了一下,立刻便问道:“都是此人?” 杜延年点头:“臣目前所见稍涉大逆之语的文书,皆属此人之名。”说着便举了举手上抱着的简牍, 霍光将简册放回漆几之上,对杜延年道:“既然如此,便先捕此人。” 杜延年并不反对,只是也有顾虑:“孙纵之乃燕王亲信,逐捕此人,燕王必会警觉。” 霍光不在意地道:“那又如何?” 听到这句话,杜延年也无话可说了。 又看了几份杜延年手上的简册,霍光便离开了谒者署,直接回了尚书台。 “下诏,令丞相部中二千石逐捕孙纵之。”霍光对一名尚书吩咐。 那名尚书立刻拟了诏书,给霍光过目后,便绿绨方底盛书,封检之后送符玺台,加玺之后,便命人送往丞相府。 孙纵之是燕王的亲信之臣,也是至今仍留在京师燕邸的燕臣。 抓捕孙纵之比之前抓捕上官桀、上官安要容易许多。 这位燕臣在发觉事态有异时,便做了最坏的打算。抓捕之人在燕邸之内并没有发现任何有意义的文书、物品。 当然,孙纵之也并不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真的能让燕王脱身——只是,不做是肯定会害了燕王的! ——这一场局,已经完全在霍光的掌握之中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